立璃愛美麗
“你們覺得立璃這樣化妝好看嗎?”百齡指著立璃問她的哥哥們。
“好醜喔!”哥哥們齊聲答。
“哼!我認為很漂亮,你們不懂!”小立璃非常生氣。
1982年,我家住在美國,那時候,我的女兒黑立璃小學五年級。她小小年紀就每天花兩個小時夾睫毛、打粉底、畫眼影等,整天化妝,還想著如何吸引男孩子注意。
我們無論怎麼苦口婆心勸告,都絲毫沒有作用。
再長大一點,立璃開始喜歡交男朋友。她總是毫不掩飾地告訴我們,她喜歡哪一個男孩子,哪一個男孩子在學校說他喜歡她,學校的舞會她想跟哪一個男孩子去跳舞……
再往後,立璃的男朋友一個接一個,一會兒交了一個又高又瘦的白人男朋友,一會兒又交了一個奇醜無比、開藍色跑車的男生。
百齡問我:“立璃怎麼搞的,老是交這麼奇怪的男朋友?但她偏偏說很帥。”
“對啊,立璃現在脾氣又凶又怪,講什麼她都不聽。”我回答。
“我也不敢批評她。”百齡說,然後我們倆苦惱地對望。
有一次她和男朋友下課回到家,兩個人沒有進屋,而是特意在院子裏,選了一個角落躲著聊天。百齡出門,正好遇上他們在那兒談情說愛,母女倆彼此都嚇了一跳,不知如何是好,百齡隻好大聲地“喔”了一聲,趕快又把門關上。
還有些更令人驚奇的意外:有時候,家裏總會接到不出聲的電話。有一天,我回到家,發現我家庭院的樹上纏繞著無數廁所的卷筒衛生紙。不用問,這又是立璃身邊那些惡作劇的男生幹的好事。
“立璃,怎麼會這樣呢?”我忍不住指責女兒。
“他們要惡作劇,難道是我的錯嗎?”立璃比我還生氣,態度強硬地回答說。
“你太過分了,都是你惹的事。”我忍無可忍地罵了她。
立璃對我翻了翻白眼,一副“懶得跟你說”的樣子,進自己房間去了。
因為這些事,我記得當時我和百齡有一陣子總是咬牙切齒罵她,但是絲毫沒有效果。立璃照樣我行我素。
我弟弟說:“黑立璃已經變成太妹了。”我聽了很難過,不知道為什麼女兒會這樣。
立璃這樣的個性,在一般傳統中國家庭中,也許會被全盤否定,覺得她是無藥可救的壞小孩。但我盡管對她的行為很憤怒,卻覺得必須相信自己的孩子。他們有時候會出格,但不是真的那麼壞。
百齡是學醫的,她告訴我,青少年發育期,整個身體的荷爾蒙都在產生變化,神經傳導也不正常,很多時候其實青少年真的很難控製自己,就像在大海中開船,不知道方向。有時候他們表現的態度不好,並不是他們真的想這樣。
我記得在某一天下午,立璃又帶著新一任男朋友回家。我氣鼓鼓地坐在家裏,百齡及時把我叫到廚房。“有時候跟這些叛逆期的孩子計較、拚命生氣,甚至打罵,根本都沒有用。”百齡勸慰我。
“好吧,沒有用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做?”我回答。百齡把手臂圈在我的手臂上,我們倆互相寬慰,然後對外麵的立璃什麼也沒有說。
我們想,既然立璃的缺點這麼多,也很難改變了,何不多看看立璃的優點,並且和她有更好的溝通。
其實立璃是我們家裏最聰明的孩子,她在學校也非常活躍,後來在中學時還當上了全校學生會的副主席,功課也很好。她的人緣非常好,也很擅長人際關係的協調與溝通。而且她對哥哥和弟弟們都很好,對維係4個孩子間的情感有很大的貢獻。
我們猜,她化妝、交男朋友,也許是因為很早就有了自己的主見,同時也想獲得更多的注意力。
對於立璃化妝這件事,既然對她的批評、勸導都不能改變她,我們就隻有接受了。
我們信任你
有一天,百齡對立璃說:“走,我們到藥妝店去買化妝品吧!”
“為什麼?”立璃驚訝地問。
“我學醫學,知道不好的化妝品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像色素沉澱啦、破壞膚質啦,難道你想變成這樣?”百齡問立璃。
“我不想。”立璃回答。然後百齡帶她去藥妝店,買了一些她想要的粉底、睫毛膏、眼影。
在去藥妝店的路上,立璃異常沉默,什麼也沒有說。過後也沒有因此而停止化妝。但是幾年後,她在卡內基訓練中分享這段經驗時說,媽媽帶她去買化妝品時,她非常感動,因為可以感受到媽媽對她是真的關心和愛護。
至於她交男朋友,我們也沒有辦法改變,隻能采取不幹涉的態度,但是同時很清楚地告訴她家長的底線:不準吸毒,不準亂發生性關係。
曾經有朋友問我,你們的底線會不會太鬆了啊?孩子們這麼奇怪的行為,你怎麼可以忍下來?你怎麼知道他們真的會照做?搞不好他們會欺騙你。但當人家問我這些問題時,我會覺得很奇怪,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的孩子會騙我。對我來說,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也因為有父母的信任,他們會更誠實和負責任。
我們非常費力地去接納立璃的這些特點,同時也更加費力地試圖走進孩子們的世界,一起做他們所喜歡的事情。我們發現,立璃喜歡的事情是聽搖滾樂。有一天,立璃照樣在家裏聽搖滾樂,我走過去,坐在沙發上和她一起聽。可是,我聽了一小會兒這吵鬧的聲音,就覺得心髒撲通撲通直跳,我困惑地回到自己的房間裏,覺得孩子們的喜好真奇怪。
過了幾天,立璃又開始聽搖滾樂,我作好心理準備,又坐在沙發上和她一起聽。立璃看都沒有看我一眼,自己聽得手舞足蹈。這一次,我比上次多聽了10分鍾。
很多次以後,我對搖滾樂和電子音樂沒有那麼反感了,聽久了覺得這種音樂也挺不錯的。我甚至帶孩子們去KTV,專門選擇搖滾樂。我居然成了一個和他們打成一片的爸爸。立璃依然化妝、交不同的男友,但同時,她也在接納我們。
我不知道變化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我隻能說,孩子真的是在慢慢地成長,慢慢地塑造自己的未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給予了足夠的信任與支持,就相當於為他們保留了成長的空間。立璃在這樣的空間裏,逐漸開始發生變化。到立璃上高中的時候,她已經非常懂得關心父母,孝順奶奶,更大的變化在立璃上大學之後。等到黑立璃上大學的時候,她突然再也不化妝了,我們問她為什麼,她隻說:“不知道,反正就不想化妝了!”
立璃在交往了很多位男朋友之後,又與一位叫蒂姆(Tim)的男孩子開始戀愛,他們交往到大學畢業,然後就結婚了。
如果當年,我們對於立璃的早熟,對她的各種反叛加以幹涉,甚至為此認為她是個壞孩子,她還能這樣順利地從叛逆過渡到積極陽光嗎?我想那除了讓她可能離家出走,或是怨恨我們,沒有更多的結果。
立璃大學畢業後,順利地考取了法學院的研究生,這是她喜歡的專業。當她參加新生訓練時,教授很嚴肅地告訴法學院的學生,未來學生們將麵臨激烈競爭。教授刻意提到一點:讀法律很辛苦,因為能夠畢業的人數是有限的,每一個同學都是你最大的敵人。
立璃一聽,這與她想象中的學習完全不同,她開始打退堂鼓。立璃從學校打電話回來問我的意見,她說她問過老公蒂姆、媽媽、奶奶,沒有結論。我們談完後,我還是要她自己作決定,最後立璃選擇不繼續升學。
我們家4個孩子中,立璃是最聰明的,但也隻有她沒有繼續攻讀研究生。她顯然不想將自己的聰明才智放在學業上,她喜歡開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表示很支持她的決定。
立璃後來擔任卡內基訓練的講師,協助我上過很多青少年班的課程。她現在是她老公在新加坡事業上的好幫手。立璃做卡內基訓練講師之餘,全部時間都在家專心帶自己的三個小孩,當全職家庭主婦。養育三個孩子真的很辛苦,但她樂在其中,一點怨言都沒有,因為這是她自己的決定。以前最愛打扮化妝的她,現在則脂粉未施,總是穿著T恤、牛仔褲就出門。
我常常在想,父母總是會擔心,孩子會作出錯誤的決定,但如果小時候沒有給他作決定的機會,等到他長大必須自己作決定時,他很可能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我很慶幸,當立璃自己在決定是否要繼續法學院的課業時,我們能夠全心支持她的決定。
其實教養小孩沒有一個標準,沒有誰對誰錯,但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負責任的人。如果希望孩子能夠為自己作的決定負責,那麼我們在教養小孩的過程中就必須給他們自由選擇、勇於承擔的機會。如果將我和太太結婚40年來教養孩子的原則作一個總結,那就是我們真的給孩子很多自己作決定的機會和空間。
當然,讓孩子們自己作決定、自己負責的過程中,我們也會擔心孩子們會不會吃虧,是不是交了壞朋友,或是會不會受到誘惑。立國曾經交了不少壞朋友,立璃也一樣,但他們吃虧後,也能夠去思考,這輩子要不要跟這樣的朋友在一起?
而如果家長在孩子成長的時候就死命保護他,他以後還是會麵對這些問題。等開始工作,他可能會因為缺乏自我思考、為自己決定負責的曆練,而碰到更大的挫折。
經過前20年我培養我家4個孩子自由決定、自我負責,近來這20年,他們每一個人在工作及家庭上,都有不錯的生活,我倒感覺很像是前20年的“慢養”教養方式,終於有了豐碩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