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係畢業後,立行的前途一片光明,但他慎重地告訴我:“爸爸,我想當明星。”我知道演出一直是他喜歡的課外活動,但這個要求還是顯得有些突兀。
不過,我不忍澆他冷水,也認為年輕人都有追逐自己夢想的權利,於是,我建議他:“要不,你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好好去闖,認真孵夢,一年之後,你再決定要做什麼。”
立行同意了,回到台灣開始追夢。在這一年裏,立行從學發聲、學表演,到在台灣、美國好萊塢尋找演出的機會,他有時候會因為與著名導演見麵而喜氣洋洋,有時在尋找角色碰壁後,會難過得低下頭一直不說話。我看了這種情況心裏也很難過,真想勸他放棄,但不管如何,我仍尊重他對自己人生的決定。在一年的努力後,立行自己決定放棄明星夢,回到斯坦福念機械研究所。
立行從研究所畢業,在一家產品設計公司從事過設計工作。他有很多專利,收入也相當不錯。我對他的工作感到很滿意,但就在這個時候,他和另一個夥伴布萊恩決定放棄這一切,開始創業。
雖然我認為他離開原有的工作有點可惜,但尊重他自己的選擇才是最重要的。就如同太太百齡說的,孩子想要創業自己闖蕩,你不能阻止,一定得讓他們嚐試,就算不成功,至少努力過,不枉此生。
如果希望孩子能夠為自己作的決定負責,那麼我們在教養小孩的過程中就必須給他們自由選擇、勇於承擔的機會。
對很多父母而言,這是最困難的一點──他們總把小孩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般而言,我們比較敬佩為子女奉獻一切的父母,早上很早就起來為孩子做早飯,把該換的製服準備好。我的一個好朋友夫妻倆還輪流陪小孩做功課,小孩多晚睡,他們就多晚睡。星期六晚上有的父母會等門;小孩一放下電話,他們立刻問是誰打來的;還有就是,告訴小孩他的女(男)朋友不好。
可是,孩子應該什麼時候開始練習要求自己呢?思考、判斷、作決定都需要練習,而且是要經過多次、長期的練習才會具備的能力。很多父母卻一直在替小孩思考、判斷、作決定,怎麼還能期待他們一進入社會就自然會有這些能力。
中國人的父母很愛護孩子,可以花大筆錢送他們到美國念書,早早將房子過戶,免得孩子必須負擔遺產稅,甚至孩子年紀輕輕就有車,可以開著車到處亂跑。但是,如果沒有給孩子好的性格和習慣,等於沒有留給他們任何有價值的寶貝。
健康的性格和好習慣,才是父母能留給孩子最大、最寶貴的遺產,而且他們會終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至於立行,他後來經過很艱難的創業階段,生產出了第一台三合一娃娃車。當他告訴我時,他真的非常開心。我看到他開心的樣子,也覺得當時的支持是對的。創業維艱,他的產品價格是一般嬰兒安全座椅的三四倍,從當初自己畫草圖、拜托廠商做樣品、四處參展,到現在已經有人願意投資黑立行的公司了。
支持他們的願望
以開放的方式和孩子們相處,不代表我對孩子的教養是什麼都不做,完全放任。
“爸爸,我們要到奧運會閉幕式上跳霹靂舞。”1984年,奧運會在洛杉磯舉行,我們當時住在美國,我一回到家,孩子們就告訴我,奧運會的閉幕式征集高中生表演霹靂舞,他們已經報名了。
那時候他們都沒有駕照,所以我們得在高速公路上開車40分鍾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送他們到洛杉磯的一個運動場練舞,而練習常常到晚上12點才結束,這樣的練習持續了三四個月,我們就這樣天天接送。
奧運會閉幕時,電視轉播還真的有他們表演霹靂舞的畫麵,雖然隻出現短短幾秒鍾,但全家都好興奮。我現在回想,覺得那時可以這樣全力支持他們練霹靂舞,還真不知哪來的勁,來回接送他們卻不以為苦。
“爸爸,我要學潛水。”小兒子立行念六年級的時候,突然告訴我們,他迷上了潛水。
淩晨四五點,天還沒亮就要開船出海練習,我們每天早上摸黑、睡眠不足地載著他到海邊找教練去練習。立行後來告訴我,其實當他第一次在海上準備要潛水時,他的心裏還是有些害怕的,但對我們能夠支持他學習潛水,他真的非常開心。
“媽媽,我想參加夏令營。”立璃對百齡說。
立璃從小文筆就好,因為表現傑出,老師邀請她參加新聞夏令營。第一年,家裏經濟狀況不好,不能讓她參加。第二年百齡認為孩子有這個天分,老師也惜才,雖然家裏沒錢,但百齡決定先刷卡,讓立璃參加夏令營充分發揮她的天分。每一個孩子的夢想和興趣,如果我們可以支持,就會盡量協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