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接納孩子(1 / 2)

“你是一位好爸爸”

2011年4月,一天早上,45歲的台灣電力公司經理藍宏偉來到公司,他像往常一樣,看了一眼15樓辦公室窗外台北市的景色,然後打開電腦查看郵箱。

女兒的一封來信趴在郵箱裏。5分鍾後,藍宏偉讀完了這封信,這位身形魁梧的45歲中年男人落下淚來。一封女兒的來信為何會令藍宏偉如此激動呢?

藍宏偉是台北卡內基訓練班的學員,他告訴了我自己與女兒敏慈多年來的故事。

敏慈是藍宏偉夫妻的寶貝女兒。從小到大,身為知識分子的父母對她都很寬容,從小學到高中,家長從來沒有看過她一次成績單,敏慈也沒有讓父母失望過。

但是問題突然就來了。

藍宏偉的太太最先發現敏慈在高中二年級時發生的變化,女兒不知何時開始,深夜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多,有時候身上還帶著煙味和酒味。敏慈結交了喜歡抽煙喝酒泡夜店的朋友們,他們成群結隊地玩到淩晨,然後回家。敏慈學習成績開始直線下降,她還交了男朋友。眼看著女兒快變成一個小太妹,藍宏偉和太太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

憂心忡忡的藍宏偉和太太商量後決定,原本在銀行工作的太太提前退休,在家全天候照顧女兒。

為了能掌握女兒的行蹤,退休後的藍太太對女兒施行的是人盯人戰術。為此,藍太太時常偽裝,有時候偽裝成戴了頭盔的摩托車手,有時候則穿得像個街頭小販。女兒出門後,藍太太尾隨其後,躲在女兒看不到的地方觀察她,然後把敏慈最近到哪裏、做了什麼事情記錄下來。

這樣的行為在幾個月後被女兒發現了。為此,母女大吵一場,女兒差點兒離家出走。

在藍宏偉的勸說下,女兒勉強留下。此後,藍宏偉開始了自己的改變,他決定放下一切,花更多的時間在女兒身上。他推掉兼職工作,也調整了自己工作的節奏。

藍宏偉希望尋找和女兒的共同興趣,根據看到的廣告,為女兒報了卡內基訓練班。他同時也給自己報了名。卡內基訓練破例讓藍宏偉與女兒成為同班同學,以便父女兩人有機會加深溝通。

根據卡內基訓練課堂上的人際關係建議,藍宏偉和女兒開始學習溝通。女兒成天關著房門,藍宏偉便把自己的想法寫成卡片,放在女兒房間門口。

逐漸地,在日漸溫馨的氣氛中,敏慈勇敢地說出了心中的秘密,原來,她對男友另結新歡這件事,一直覺得非常痛苦。愛女心切的籃宏偉,馬上忘記了卡內基訓練的“三不”,熱心地提出了一大堆嚴厲又權威的建議,結果女兒立刻逃回了房間。

那一天晚上,藍宏偉失眠了。

他想到,過去自己一直自認為沒有問題,有問題一定是孩子的問題,所以總是教訓她。但實際上,家長不一定是對的,也許女兒有她自己的願望而自己並不了解。

想清楚了這些,天已經快要亮了,藍宏偉索性淩晨5點起床來寫一封信跟女兒交流。他向女兒道歉,又誠懇地讚美了女兒的進步,最後鼓勵女兒要學習放下感情從頭開始。

收到父親的信,敏慈愣住了,她意識到父親對自己的關心。從那一天起,女兒的態度改變了。敏慈後來主動去擔任卡內基青少年訓練的學長,結識了一些優秀的同齡人。受到影響的敏慈後來主動對父親說:“爸爸,我想改變,我想去加拿大念酒店管理。”藍宏偉聽了很高興,立刻表示了支持。

在加拿大讀書期間,因為有了互信的基礎,藍宏偉成為女兒的顧問,女兒遇到問題會主動和父親談,藍宏偉也不再說教,隻是與女兒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供她參考。

4年後,敏慈畢業了。她過去差點成為小太妹,而現在變成一個成績很優秀、獨立又能幹的大學畢業生。與此同時,藍宏偉的郵箱裏也收到了敏慈的郵件,一封感恩的郵件。此時,藍宏偉與太太才悲欣交集地感受到,多年來與女兒的溝通,這時有了成果。

談起這件事,藍宏偉對我說:“其實和女兒從開始互動到開花結果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而且是持續的調整、持續的改變,過程真的是很辛苦。”他停了停又說,“可是,這一切都很值得。”

我覺得是的,因為藍宏偉完成了一個角色的轉變。過去,他是女兒眼中嚴厲的“家長”,而現在,他成為了女兒的良師益友。

父母成為孩子的朋友,就是做父母最大的成功了吧。我看到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管教得很嚴格,就如同一位上司;他們同時又溺愛孩子,就好像孩子的用人。如果家長一方麵望子成龍,一方麵放任孩子,這樣的態度,會讓孩子感受到壓力,又怎麼能讓孩子從自己內心深處渴望進步、產生自信呢?最好的方式,是尊重孩子,讓自己成為他們所信任的朋友。

好老師心中要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