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五輯 生命因相擁而美(三)(2 / 3)

即使在那個被打敗的片刻,那個人也將它改變成一種勝利,他幾乎就是那個勝利者。

我永遠無法忘掉一個例子,一個事件……

有一個角力比賽,一個區域性的比賽,該區的學校都參加了,我的母校沒有很好的角力選手,但是最後還是弄出一個年輕人,他說:“我並不是一個角力選手。”但是我說:“你看看這件事,如果不參加會看起來很糟糕。”

他是一個非常單純的人,他說:“既然你們這樣說,既然你們都認為我去參加是好的……但是我根本什麼都不知道,我從來沒有去過體育館,我從來沒有做過任何練習,你們卻硬把我推上來,如果你們真的想要,如果你們找不到其他人,那麼好吧!”所以他就代表我們學校參加。奇怪的是,因為他不緊張,他隨時都準備要被打敗,所以他的心情很放鬆,他居然打進了準決賽!我們學校的老師、校長和同學簡直都不能相信,這個人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在最後一個回合,他的對手真的是一個壯漢,全身都是肌肉,他的確是一位受過訓練的角力選手,後來我們才知道,他並不是一個學生,他是某一個學校請來的角力選手。我們都替我們那個可憐的家夥擔心,他站在那個人的旁邊看起來就覺得很小,我們都擔心事情會變得怎麼樣,但是結果卻超乎每一個人的預料,我們那個角力選手在整個場地跑來跑去,在比賽之前先跳一陣子的舞,他的對手看到他的舉動覺得有一點不安,然後我們那個角力選手就平躺在對手的前麵,他告訴他說:“請你坐在我的胸部上,成為一個勝利者,不必要地比賽下去有什麼意義呢?”

幾乎每一個人都很賞識那個人的幽默感,對方那個角力選手也笑了,他說:“我已經比賽過很多次,但是我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我不能夠坐在你的胸部上,我希望裁判宣布我們平手。”

不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這個人都不想被打敗,這麼富於遊戲的心情,這麼幽默的一個人,他躺在地麵上說:“現在你可以坐在我的胸部上麵,讓裁判宣布你的勝利,而我被打敗了。”我無法忘掉那件事,簡單的理由是:即使在那個被打敗的片刻,那個人也將它改變成一種勝利,他幾乎就是那個勝利者。沒有憤怒,也沒有受到挫折,他隻是接受那個事實:他不是一個角力選手,最好老實一點,為什麼要不必要地去戰鬥而被打敗呢?如果他的對手坐在他的胸部上,那有多難看,那會看起來很醜,別人會覺得他風度不好,所以他必須告訴裁判說:“宣布我們兩個人平手,這個人不宜宣布被打敗。我從他身上所學到的比我在以前很多次的比賽當中所學到的都多,這一次根本就不算是比賽,但這是一次很好的經驗:一個人可以把事情看輕鬆。”

隻要開始去想想你自己很輕鬆,沒有什麼特別,你不一定要勝利,你不一定要在每一個場合都成功,這是一個很大的世界,而我們隻是渺小的人,一旦你有了這樣的了解,每一件事都會變得可以接受,憤怒就消失了,那個消失將會帶給你一個新的驚訝,因為當憤怒消失,它會留下一個很大的慈悲——愛和友誼的力量。

總算有人愛我

如果說生活中有一個常數的話,那一定是人類深怕自己不受鍾愛的恐懼。

我的叔叔邁克喜歡不時把他那一代的智慧傳給下一代。

譬如談到永浴愛河,他和我嬸母就是深信不疑的楷模。他們彼此相愛,愉快地共同生活,這樣已經維持了大約41年。

問他有何秘訣,他總是樂於告訴別人,他是追隨他父親的榜樣的。“我爸爸早晨起床後總是照照鏡子,說:‘你可不是什麼美男子。’”

也許隻是因為我厭惡人們扯訐別人,對青春痘之類小缺陷吹毛求疵,也許因為我知道太多的人在考慮他們的配偶是否符合他們的理想。不過我相信邁克叔叔的確有點道理。

如果你一起床就看見自己臉上的缺陷,你在早餐之前就可能因感激而產生相當良好的胃口。你一大早已經發現自己並非天仙化身,到了晚上,你很可能因為事實上還是有個人死心塌地愛你而興奮不已。從我自己並非特別豐富的經驗和我叔叔的忠告來說,“總算有人愛我”似乎是任何長期相愛的膠漆。

這種膠漆至少要包含兩個要素:第一,你必須知道自己最大的缺點,第二,你必須找到一個人也知道這缺點,可是並不認為它那麼糟糕。所謂“總算有人愛”,並不是說他把你看成十全十美,而是要他接受你的瑕疵。

我知道這聽起來並不浪漫。別的人也許希望收到情書,鮮花和傾慕。不過坦白地說,傾慕會使我不自在。會使我等待露出馬腳的一天。

我有個朋友離了婚,和一個對她敬若神明的男人發生感情。那是一種令她覺得飄飄欲仙的經驗—一持續了大約三個月。問題是,她不能在他麵前對孩子大吼大叫。問題是,她不得不天天梳洗頭發。她根本無法永遠維持那種標準。

如果說生活中有一個常數的話,那一定是人類深怕自己不受鍾愛的恐懼。因為調皮搗蛋被逮住而問母親“你是不是還照樣愛我?”的第一個頑童,首先發現這種不安全感。

這個孩子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這個孩子每天猶豫不決,不知道在隱瞞真相的暫時安全與真相被揭穿然而照樣受鍾愛的冒險之間如何作出抉擇。

許多人告訴我們,夫妻始終相愛,是因為個性契合。氣味相投,或者因為他們彼此之間始終有濃厚的興趣,因為恩深義重,同為運氣好。不過其中一部分一定是寬恕和感激。那就是你並非天仙化身,但你仍舊照樣愛人,並巳始終被一個人愛著。(古德曼)

無言的境界

愛不光是用嘴巴說出來的,更多的時候它體現於無言的默默奉獻中左鄰右舍,每逢吃點什麼新鮮東西,互相間常給鄰居端上一碗。這回你給我,下回我給你。如果把來往的次數統計一下,你會有趣地發現,收的和給的幾乎相等。可是,如果有人生了一個小心眼,送人東西的時候,總想著讓人還回來,或者直接講明:“這回我送你,下回你得送我。”那麼,同是鄰舍往來,這氣氛還會融洽嗎?同樣是送東西,同樣是互相幫助,雙方誰也不提你送我幾次,我幫你幾回,然而各自內心都充滿著感激之情,體味著鄰居、朋友的友好情誼,這,就是無言的境界。早上,你正要去上班,發現孩子發燒了,但沒等你開口,鄰居大娘主動提出由她來照看,這不更是一種無言的境界嗎?

家庭關係就應當是一種無言的境界。體會一下母愛吧!那些不善於辭令的慈祥的母親,對自己兒女的一舉一動,包含著多少勝過語言的“語言”啊!體會一下熱戀中的情景吧!那些充滿著關心、愛護、體貼之情的行動,難道需要用語言來表達,或暗暗計算你來我往的次數嗎?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無言境界受到了威脅。

注意到了嗎?無言境界正在變為“有言境界”。媽媽對孩子說:“媽現在這樣待你,今後你可別忘了媽!”戀人對戀人說:“咱們認識這麼久了,人家小王的男朋友早給她買了皮大衣……”可怕的是,我們對此似乎司空見慣了。仿佛父母愛護子女,就是為了日後得到報償;而戀愛過程,無非是以一種愛的方式逐次把聘禮“交付”而已。結果,兒女結婚,做父母的有權幹涉,因為孩子是自己養大的;而支付了錢財的一方,婚後有權向另一方索取“溫情”、“服侍”和其他的一切。在有的家庭中,這種“有言”甚至成為赤裸裸金錢的語言。特別是在西方所謂現代文明社會裏,人在家庭中猶如在交易所裏,那裏沒有溫暖,隻有利害的權衡和交換。一首聯邦德國的流行歌曲唱道:媽媽看到孩子留下的條子,上麵寫著他自己做了多少家務,媽媽應當給他幾個馬克,媽媽哭了,因為媽媽在孩子做事時,沒有想到錢……。媽媽為什麼哭?她悲哀的是,孩子把母子之愛的無言境界,轉化成為雇傭的金錢語言。這首詞曲哀婉的歌所以能撥動千萬人的心,就因為在當今世界上,許許多多的人都感受到了失去親人間那種無言境界的痛苦。

也許有人不以為然。那麼,請你靜心回顧一下自己家庭生活的那些小情景吧,你會感到——生活中確實有“多餘之言”。

丈夫對妻子說:“這個星期的飯是我燒的,下星期該你燒了。”妻子答:“好的。”倆人沒為家務事爭吵,這當然是好的。但仔細分析一下,這裏麵包含著一些冷冰冰的味道。因為丈夫那句話是多餘的。妻子為什麼不能主動地說“下星期你忙你的,我來燒飯”呢?如果下星期妻子也沒空,她說:“噢,不行,下星期還得請你來幫忙!”這相敬相賓的話,在某種程度上仍是多餘的,因為,夫妻的密切關係使丈夫應該了解妻子的各種情況,他為什麼不能體貼地把妻子的困難考慮在內並同她商量,而要搬出這星期如何如何作交換呢?而妻子還要像欠了人家什麼東西那樣請丈夫“幫忙”,我們不感到其中缺少點什麼嗎?再舉個例子:你風塵仆仆地外出歸來,愛人把水燒開了,飯菜也做好了,雖然沒有一句話,你心裏是什麼滋味?反過來,你到家什麼也沒有,一切都需要你用語言來請求“幫忙”,甚至提出“上次你出差我是怎樣待你的”之類,你心裏又是什麼滋味?

讓我悄悄地告訴你,夫妻關係不但有這些一般的相互交往,夫妻共同生活的密切程度和特殊關係,要求更自覺的體貼和默契。體貼,就是揣摩對方的處境和要求,不待對方出“言”,就主動關心、幫助;默契,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不必用“言”來露聲露色,更不必用“言”來斤斤計較、討價還價。那麼——無言的境界意味著什麼?

這是一種愛,深沉的愛,無私的愛,不計利害的愛。有了這種感情,便一心為了對方,想不到或來不及想到自己這樣做應該得到什麼樣的回報。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真正的父母子女之愛(父母對子女,子女對父母),真正的夫婦之情,都應當是“給予”而不是“索取”。

無言的境界還意味著,在最親密的人們之間,存在著無需語言說明的思想和感情的溝通。這就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在這裏,借助於語言的溝通,讓位給自己內心的體味——而且體味得那麼真切,真切得超過對方本人對自己的了解。一句話:“你呀,你把我沒想到的也想到了!”也許這算是無言境界中的“一言”吧!

男人似茶 女人如水

男人似茶,女人如水。茶葉和水天生就是般配的。

十歲的男人是檸檬茶,人性初顯露,淡淡的青澀醇味,回味甘甜。

二十歲的男人是雨前茶,初識情懷,至真至純,滋味鮮涼而氣色清香。

三十歲的男人是碧螺春茶,閱曆人生是一種去粗取精的過程,去除了浮躁又保持了香味,具有了獨特的美的風格。

四十歲的男人是西湖龍井茶,簡單中體現了完美,成熟中體現了高貴,而又讓這高貴是如此可以親近於人。

五十歲的男人是烏龍茶,經曆了歲月的磨練,開始磨練歲月。事過千萬,不需過分顯露,真情自然湧出。

六十歲的男人是祁門紅茶,經自然調和,收日月精華,滋味濃厚。

七十歲的男人是銀針白毫,已不必看見全人,隻見其點滴,便可勾勒出全部風華,人性已飄蕩其身形之外。

過了七十歲的男人集眾茶的甘香於一體,經曆了所有性情中事而觀止。

男人是一種茶,是一種混雜著多種濃情和淡意的飲料。他不僅是為女人所準備,更是為了男人自己。

男人似茶,女人卻如咖啡了——一種集眾多味道於一體的極品生活飲料。

好的咖啡,不是一次就可以嚐出它的味道。一旦懂了,卻是可以多年以後都難以忘懷的一段感覺。

不要以為都是飲料,兩樣東西就可以互通交流;也不要以為都是人,男女就可以互相了解包容。生活就是這樣的,好像很像,但往往就是兩回事情。他們共同的是可以不停地湧起豐厚、細膩、持久的激情,並且停留在唇邊和舌尖。嚐起來濃濃的苦,想起來淡淡的香。

是兩個極端,有那麼的相似。因為,他們之間有一種最好的調和劑那就是——水。

沒有他,茶仍然是茶,咖啡依然是咖啡,他們是沒有生命的。隻有水,讓他們流動,有了生命,有了感情,有了味道。

我不願是咖啡,隻願是與茶溶為一起的水。讓你時刻體會我淡淡的思和悠悠的情。

茶之十分於水:八分茶於十分水,其味十分;十分茶於八分水,其味八分。隻有搭配的好才會芳香撲鼻,入口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