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尊嚴的活著那不叫生存,沒有追求的人生那是浪費青春。也許我們之中誰也不可能成為偉人,但這不妨礙我們像偉人那樣追求、那樣思考、那樣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創造。
生死攸關的燭光
謝仁超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突然,小女兒傑奎琳嬌聲地對德國人說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
這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
在法國第厄普市有一位家庭婦女,人稱伯瑙德夫人。她的丈夫在馬其諾防線被德軍攻陷後,當了德國人的俘虜。身邊隻留下兩個幼小的兒女:12歲的雅克和10歲的傑奎琳。為把德國強盜趕出自己的祖國,這母子三人都參加了當時的秘密情報工作,投身到為祖國解放的光榮鬥爭行列。
每周的星期四晚,一位法國農民裝扮的人都會送來一個小小的金屬管,裏麵裝著特工人員搜集到的絕密情報。伯瑙德夫人的任務就是保證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軍派人前來取走。為了把情報藏好,伯瑙德夫人想了許多辦法,她先是把金屬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橫檔中,以後又把它放在盛著剩湯的鐵鍋內,盡管他們安全地度過了好幾次德軍的突然搜查,但伯瑙德夫人始終感到放心不下。最後,她終於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把裝著情報的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外麵小心地用蠟封好,然後把蠟燭插在一個金屬燭台上。由於蠟燭擺在當眼的桌子上,反而騙過了幾次嚴密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裏闖進了三位德國軍官,其中一位是本地區情報部的官員。他們坐下後,一位少校軍官從口袋中掏出一張揉皺的紙,借著黯淡的燈光吃力地閱讀起來。這時,那位情報部的中尉順手拿過藏有情報的蠟燭點燃,放到長官麵前。情況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點燃到鐵管處後就會自動熄滅,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也宣告結束。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兒女,急忙從廚房中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著輕輕把蠟燭吹熄。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但是,輕鬆的心情沒有持續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著輕煙的燭芯重新點燃,“晚上這麼黑,多點支小蠟燭也好嘛。”他說。燭光搖曳著,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為這房子裏最可怕的東西。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軍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一旦這個情報中轉站暴露,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這時候,小兒子雅克慢慢地站起來,“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生個火吧。”說著伸手端起燭台朝門口走去,房子頓時暗下來了。中尉快步趕上前,厲聲喝道:“你不用燈不行嗎?”一手把燭台奪回。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運即將到來了,但在鬥爭的最後階段,自己必須在場。他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上火,默默地坐待最後的時刻。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突然,小女兒傑奎琳嬌聲地對德國人說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少校瞧了瞧這位可愛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邊,用親切的聲音說:“當然可以。我家也有一個你這樣年紀的小女兒。來,我給你講講我的路易莎好嗎?”傑奎琳仰起小臉,高興地說:“那太好了,不過,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頭很痛,我想睡覺了,下次你再給我講好嗎?”“當然可以,小姑娘。”傑奎琳鎮定地把燭台端起來,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上樓去了。正當她踏上最後一級階梯時,蠟燭熄滅了。
美文欣賞
生死攸關之際,等待絕不是最佳的選擇,而魯莽的抗爭可能比等待更糟糕。求生的出路一定會有,也許就在你的沉著自信中,也許就在你的智慧聰明中,也許就在你的求生本能中。
賈金斯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