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利用好自己的時間(2 / 2)

一周之後,摘要記錄各項活動所花的時間:打電話、寫信、開會,和朋友聚會、運動、休閑,和家人相處等等活動的時間各占多少。分門別類後,這份摘要可以告訴你各項活動所花費的時間。接下來,檢查你的體能周期狀況:你是上午體力比較好,還是下午?如果有規律可循,可考慮在體力最好的時候,做最重要的工作。

想一想,你精神最好的時候,是和人串門子,還是獨處?也許你喜歡一個人獨自工作;又或許你不喜歡孤獨的滋味,所以花在電話上的時間過多。有沒有什麼日常瑣事可以一並處理,或切割成數個部分做更有效率的處理?二者都可有效節省你的時間。有哪些事根本就不需要浪費時間來做?可不可能避免重蹈覆轍?有哪些事可以做得再快點?更有效率點?你通常花多少時間在重要與不重要的工作上呢?

把時間運用得當和運用不妥當的活動區隔開來。想想該如何改變行為模式,好提高效率呢?二、計劃——列出工作的優先順序如同任何一種管理,時間管理也一定要妥善計劃才能發揮效用。計劃之初,先從下列幾個觀點來檢視:必要性、重要性及選擇性。依據這些原則,就可列出工作的優先順序。

現在,多花點兒時間在必要的工作上,而少用些時間在選擇性工作上。等你完成必要與重要的工作後,再來做選擇性的工作。

三、行動——與拖拉習氣作鬥爭

依據計劃所列的優先順序迅速、果斷、有效率地采取行動,可以把你因遲疑、拖延所帶來的不快壓力一掃而空。要主動控製時間,少做浪費時間的事,多做能節省時間的活動。

據專家研究表明,生活中大約有五分之一的成年人喜歡拖拖拉拉,這給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不良後果。所以,要與拖拉習氣作鬥爭,要設法做到:

1.定出期限。即使計劃中沒有時限,你也要為自己定上一個。要真有那麼一個時限,那在終期來臨之際再去看看做了多少工作,你也許就會嚇一跳。所以,在每一周末來臨之際,你都問問自己究竟做了多少事?

2.砍掉支支節節。注意因事情停止和重新返工而浪費掉的時間和精力。要學會在某段時間內集中心力於某一件事,這會給你自己樹立一種風範。而且,在你放下一件事情以前,你都力求把它了結,或至少提出解決的辦法來,那樣,你也就給自己培養了一種很好的習慣,這種習慣會為你的將來帶來很好的報償。

3.犒勞一下自己。最好是在每次按時完成計劃的時候,你都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比如給自己買支冰激淩雪糕,或挑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放自己去逛逛街。這些都屬於小事,但對自己鼓勵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