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識的練級玩家之間自有一股默契。練級固然可能是為了以後的PK,但練級的同時去PK顯然不是個明智的作法,悶聲大發財的多。所謂“搶怪”,一般隻要不是去打別人手上正在引或者正在攻擊的怪物就沒事。地盤的爭奪其實是一種無形之中的效率比拚——大家都在這刷,各打各的怪物,我刷得比你快,你慢慢就忍受不了低下的效率,識相點另找地方好了。像這種人來人去的熱門練級點,又沒有什麼壁壘分明的天然間隔,也就無所謂先來後到。
更主要的是海龜島附近除了孔雀港之外沒啥大城市。而孔雀港目前還沒有玩家公會在此注冊,因此海龜島上沒啥“包場”的現象,至少不會出現暴力清場這種事,會激起眾怒。但換個地兒的話就不一定了。
刷到午飯前我們的“領地”範圍就基本上固定下來了。按照這裏的刷新頻率和怪物密度,根據卡卡的目測,大概“相當於7-8個39級正常法師”所需要的麵積。39級,也就是說沒有4轉,如果換成4轉的純輸出型法師就難說了。不過也不可能有4轉的人來跟我們搶,因為我們打的是35級的鹽殼龜。“越級打怪”的說法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我們將34-40的各種海龜都試了一遍才最終選定35級的,實實在在的經驗條長度不會騙人。主要是確保我的亂披風剛好能秒,同時崔三的傷害效果最大化。
下線吃飯的時候我們3個都已經升了37,3匹同樣款式的機械鳥一字排開,還是蠻拉風的。羨慕得唏噓又是好一陣唏噓。
雖然最慢的崔三也隻花了一個字(貌似是福建人的說法,“一個字”等於15分鍾)的時間去吃飯,我們吃完原地上線集合時,“領地”又已被陸續新來的玩家侵占不少。半個小時後才重新奪回領地的基本控製權,好在這個島大得很,被擠跑的玩家們總不至於找不到練級的地方,我們之所以不願意重新找地方隻是為了節約時間。
整個下午都有些無聊,沒啥好說的,無非是重複同樣的步驟。我們三個都有些懶散,難得卡卡一直任勞任怨的保持著高速運動,隻有耐力耗光跑不動的時候才停下來休息一下,順便回血。
唯一的插曲發生在下午5點多的時候,來了3個布衣MM,二話不說就開始在我們的“領地”上打怪。一開始我心想打就打吧,反正沒多久見識了我們的效率之後就會跟先前那些家夥一樣灰溜溜的挪開。
意外的是,這3個MM似乎還跟我們耗上了,看她們的意思似乎倒是想把我們擠走……
兩個法師一個術士,大概也就35、6級的樣子,效率自然也算不錯的。但那個術士MM的引怪速度顯然不足以令兩個火法的輸出功率得到最大發揮。這是正常的,在沒有坦克和奶媽的情況下,法師的輸出能力不可能完全發揮,少了坦克的嘲諷,想將零散的怪物聚成一團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始終顧忌著被怪打到,總是要移動、躲避。
刷怪刷怪,一群一群的殺才能叫“刷”,一隻一隻的隻能叫“打”。3個MM看著我們這邊大群大群的刷個不停,眼饞之下卻並沒有識相的離開,而作出了相反的選擇——
當時那一堆海龜足足有不到20隻的樣子,崔三的霜晶扔出,海龜群中央的幾隻被秒之後恰好出現一個空檔。旁邊那個火法MM終於禁不起誘惑,倏忽一聲身影一閃,一個閃爍直接飛到龜群中央的空檔上,接著忽忽忽連續幾下下,又是烈焰之環,又是火牆,又是爆裂火球,剩餘的10來隻海龜整齊的倒了下去,最後一隻剩了一絲血的漏網之魚,也被她補了記小火球給收拾了……
我們幾個看得愣愣的,過了幾秒才反應過來——這不是搶怪嘛!
沒等我們開口,那個站在滿地龜屍中央的MM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下,說,“一時激動,對不起呀,嗬嗬。”
得,我還能說什麼?人家都道歉了,總不能就為這衝上去把她殺了吧?
因此無奈答道,“下不為例。要不你們換個點好了,這一片的怪剛夠我們幾個殺。”
那MM的提議卻與我不同,她興衝衝的問道,“我們一起打好吧?我們三個很厲害的,不會拖你們後腿。”
這時遠處的卡卡發現有情況,也已擺脫了怪物跑回來了。聽到MM的提議之後我詢問的看向卡卡——這三個MM的實力確實不算差,而剛才那個MM的搶怪方式與崔三的技能之間似乎有種天然的配合,恰好彌補了我們“次火力”不足的缺陷,也就是原本唏噓擔任的位置。但加了她們三個之後實際效率到底如何卻不好說。更主要的是卡卡的引怪壓力會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