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和卡卡的觀點,唏噓掛掉的這兩級完全是情理之中的。無論是熟悉水下環境與引BOSS路線,還是與“難攻”那些陌生隊友間的磨合,都決定了他不可能一次就成功。這也就是我先前不太想讓唏噓去湊熱鬧的原因。
但唏噓顯然沒過這些。大概他十分想當然的覺得,隻要自己一出馬就該手到擒來,並未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連續兩次失敗之後唏噓的表情十分懊惱,但兩次失手的大部分責任都在他自己身上——其他“難攻”成員此前三次失敗中已經對整個流程有了足夠的了解,配合上基本不會再出錯。
兩次掛掉一回是因為被水草纏到,掙脫前被尾隨而來的BOSS撲倒;一回是逃得太快沒看後麵,結果離得太遠BOSS遊回去了,等到發現了再回頭去拉時,擺脫了德魯依纏繞的N隻藍名小BOSS一擁而上將其……想想這些情況難攻公會都曾事先提醒過他,但他還是在這些地方出毛病,隻能怪自己……唏噓氣呼呼的唧咕了一會,又找不到替罪羊。隻好繼續下水,開始第三次。
我與無花果幾人在岸邊一邊等待結果一邊隨意嘮嗑,看到唏噓那副德性,我笑著搖頭。
無花果道,“聽波波的意思,你朋友隻是有些大意,隻要發揮正常,把BOSS引出來應該綽綽有餘的。”
卡卡一聳眉毛,沒作聲。
其實無花果這話隻是隨口說說,或者客氣話。所謂“大意”,其實是必然而非偶然。
我一向認為“教的曲兒學不上”這句話是真理,什麼事都得親身體驗一番才有真正的認識。旁人講的,哪怕聽懂了背熟了,還是沒用。父母從小就教“走路注意腳底下”,諾諾點頭,曉得了知道了……但這就能保證自己不摔跟頭?隻有踩上兩回香蕉皮之後才恍然大悟什麼叫作“走路注意腳底下”。理解了不代表會做,嘴裏的、紙上的,全都不如切膚之痛後悟來的。吃虧長記性才是真的記性。所以,又有一說,叫作“熟能生巧”。世事概莫能外。
那個“波波”就是此前“難攻”的水下主坦,現在充當唏噓的副坦。按照無花果的描述,波波與唏噓的遊泳速度應該差不多,但這個速度是指理想狀態下的直線速度,如果再加上繞彎、躲避、戰鬥這些細節動作,他就會遠遠落後於唏噓。說到底,遊泳技能的高低隻代表了絕對的遊泳速度,而唏噓那個水下格鬥技能,卻包含了所有的水下動作。引BOSS,顯然不僅僅是個體力活。
“波波”的ID是“大力水腳”,不知道他的綽號是從波普艾還是菠菜來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蠟筆小舊”,也就是無花果口中的“小龍”,居然是個聖騎士——40來級就能轉職聖騎士顯然是走了點什麼狗屎運,限量版的那種。大眾型聖騎士的路線最早也得50級才成。不過他這麼個提前出現的聖騎士也沒啥太大的頭緒,相當於半個治療而已,學到的唯一1個光環技能卻是異常冷門異常雞肋的加水下移動速度的“洄遊光環”,範圍還隻有5米。但也正是這麼個雞肋光環,萌發了難攻公會來K烏倫圖斯的心思。
無花果並沒有請我製造首飾的意思,因此聊得比較隨意。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初見個小有名氣的人物會稍稍驚詫一番,然後就無所謂了。但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嘛,嘴上客氣幾句又不損失什麼,總比多得罪個人強些。我們這邊正天馬行空的吹得開心,那邊隊伍頻道裏“蠟筆小舊”用文字打了個“1”。(國際通用法則,“1”表示“是”、“安全”、“準備就緒”,總之是確認、肯定的意思;“2”則剛好相反,探路的斥候如果打出“2”字,就表示前方危險。這種簡寫方式一般用在不方便開口說話,或是情況緊急來不及詳述的時候。)
來了!無花果馬上停止哈啦,開始組織陸上歡迎儀式。
水麵嘩啦一聲響,唏噓狼狽的身影猛的竄出水麵足有半米高。我和卡卡都有些驚訝於他的動能,要想整個身體躍離水麵,要求的出水速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唏噓一頭栽倒在沙灘上,然後迅捷無比的爬起身來哇哇怪叫著朝人群裏鑽。緊隨其後的波波與小龍也順著海浪衝了出來,再後麵是幸存的三個牧師。其他人不出所料的都掛在下麵了。
那波波一出水麵就狂奔著大喊,“小心!來了好多!”
無花果一聽,雖然還未見到具體情況,馬上作出安排,“3隊和4隊的坦克也上前,所有德魯依準備變熊,萬一坦克不夠隨時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