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形之下我所熟悉的,不溫不火的XMU就遜色太多了。天生得景致太好,有山有湖有海,曆史上還是由一位十分和諧的華僑出資建起的……校名雖是先生的親筆字,但校風並未能繼承半點先生的淩厲酷烈,又因地處南方,還在個小島上,先天就缺少燕趙之地那種骨子裏的慷慨悲歌情懷……因此整體氣質上就變得太像一個悠閑的少婦,除了偶爾提倡一下‘高爾夫球精英教育’來搏搏上鏡率之外,也就沒啥可稱道的了。甚至比WHU那般靠‘翠花門事件’掙眼球也好不了太多。兩者號稱國內高校風景排名前二,風格上也是交相輝映一時瑜亮……都屬於那種關起門來悶騷型的。)
牢騷過後,說回正文。這網站上符文錄按照稀有程度來排列,倒省去了我的許多功夫。直接把排在前麵的那些都記下來就成。這其中我尤其關注的又是那些暫時未發現用途的。查資料的過程中我還順便發現了,原來生活職業可以出符文的消息今天上午就已經傳出來了,
最早是個釣魚的發現的。而且已經目前為止生活職業出的符文全都是新種類,也就是說這些符文有可能是隻有特定生活職業才能出的……而它們顯然不會全是隻有特定生活職業才能用。因此可以想象,將來一定會出現許多“隻為了挖某枚稀有符文而專門去學采礦”的現象……
隻是生活職業出符文的頻率明顯要略低於殺怪。直接點比較,殺怪一整天平均都會出上一兩枚符文,隻要殺的是同級以上的怪;而挖礦一整天很可能一枚也沒有。
當然這裏頭有個運氣的問題,以後來的經驗來看,相對來說生活職業中出符文最穩定的是種植。因為種植是看周期的,按照所種作物的等級高低,一個周期的時間從數小時到數天不等,甚至有超過一個星期的,以兩天一周期為例,一批莊稼或花草在收獲時總能夾雜著幾枚符文。
第一枚釣魚出的符文因為形狀實在不好描述,開始被玩家們稱為“叉叉”,現在就按照這個網站的命名,被稱為“科(Ko)”。
崔三所挖出的那枚同樣奇形怪狀,也是至今沒有在網站上看到過的。我也懶得去發揮想象力,直接將其命名為“雜草”。
半小時後重新上線。令人意外的是,卡卡並未能取得多少成果,倒是崔三得來的資料不少,我羅列的那批“無用”符文中被他篩去一大半——總的來說,歐美玩家在探求旁枝末節上的OTAKU精神還是高於亞洲玩家尤其是國人的。
符文風潮來臨之際,我們的習慣是一窩蜂的去爭搶熱門符文,千方百計的搞件極品符語裝備穿上;而黃毛鬼子們卻更熱衷於發現新的符語,打到冷門的新符文時也往往不會謹慎的囤積,而是拿去試驗,哪怕隻是試出了一些沒有任何實用價值的新發現,也會興奮不已……
比如“大頭魚”鑲在單孔頭環上獲得的屬性是“視野減半”……真是令人無語的發現。
因此歐美網站上總結出的冷門用途的符文要比我們這來得多。這些資料在那邊應當也是剛剛發布的,相信用不了幾個小時,就會被國內網站‘借鑒’過來,當然我們的也會被他們‘借鑒’過去……
但這幾個小時的時間差,有時候就可以決定成敗了……
由於財力所限,最終被我選定的隻有7種:“十字”、“麵條”、“蛇紋”、“自行車”、“鳥爪”、“鋸齒”、“小嗲”。
值得一提的是“小嗲”這個稱呼的由來,“小嗲”還有一個名字是“MM”。這枚符文的圖案有點像一個曲線誇張的女人的側影,前凸後蹺那種,還擺出一個似乎正在撒嬌的別扭姿勢……不知誰第一個開始稱它為“林誌鈴”,大家一聯想到那句“人家才不會忘記你呢”就覺得貼切無比,於是這個叫法迅速傳開,後來依次演變為“誌鈴”、“嗲後”,最後定格為“小嗲”……
這7種符文都是相對常見的,暴率在所有符文黨中大概全能排在前50位,同時這7種當中除了“麵條”的用途被確認為增加武器耐久度上限,其他6個都是“沒用”的。也就是說,它們都很便宜……而“麵條”尤其便宜。沒發現用途還能讓人留一絲希望,垃圾用途的則讓人徹底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