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女孩子。
雖然也有一些品味獨特的MM甚至會特意逼著男友走那類外表猙獰的轉職路線,然後雙手捧臉嗲聲崇拜:
“哇!老公!你好威猛哦~!”
……但花癡永遠是少數,是吧?
“美女與野獸”這種另類搭配風格,受眾麵永遠比不上源遠流長的“郎才女貌”、“騎士與公主”……
這種時候也隻能照顧大多數了。
公測初,我選擇出生地時,隻能在三塊大陸上選擇,而狂風群島以及海上大大小小的島嶼都不是可選地點。但公測結束正式運營之後才進入的新人,備選出生點就多了許多。
比如出生於狂風群島的。出生於狂風群島的玩家願意改換門庭的話當然也可以跑到別的大陸去轉職,但更多的還是願意發揚本土優勢——
野精靈和淺海魚人都是狂風群島特有的種族,雖然出生時可選種族依然隻有那4種,但就像矮人有可能變侏儒一樣,精靈和獸人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此外,還有遠古時受詛咒的精靈變異而成的娜迦,與獸人淵源頗深的蛙人……可能性多的是。
這些都是資料片後才漸漸露出水麵的支線。公測時它們也早就存在,但直到目前為止,尚未引起廣泛的關注。所缺的,無非是一個具有轟動效應的事件來作為導火索。
三塊大陸中,艾爾摩的麵積是最小的,因此狂風群島也可以算是中立陣營的補充勢力。當然它更重要的意義是為三方的矛盾衝突提供戰場——擊殺其他陣營的玩家是不會背PK值的。無論從貧瘠大陸西北,還是從神諭大陸南部,進入狂風群島都不是什麼難事,沒錢買船票的話,多買點耐力藥劑,遊泳都能一個島接一個島的遊過去。因此有很多獸人或精靈玩家不到20級就跑到狂風群島來,一邊升級一邊PK。在戰鬥中成長。
必然的,狂風群島就成了一個熱鬧而危險的地方,相對於三塊大陸而言,混亂在所難免。拿句老掉牙的話來形容就是“爭奪中的領土”……
我們遭遇的首場PK是在一個無名小島上,島雖無名,當時所在的樹林倒是有名字的——織影叢林。
對手是清一色的獸人。
他們原本應當是在此練級的,整支隊伍至少有15人——之所以說“至少”是因為在我掛掉之前都未能確認我看到的是不是他們的全部兵力——他們的平均等級應當在30-40之間,因為織影叢林中的怪物大多是28-35的叛變魚人以及叢林巨蟒。
大概是見到我們隻有4個人,本著不賺白不賺的原則,送到嘴邊的聲望和經驗為啥不要?當然主要是為了陣營聲望,擊殺敵對陣營玩家或NPC的那點經驗還比不上打怪。
事後想來,我們幾個都大意了。卡卡當時用跟隨模式跟在我屁股後麵拖著走,人卻跑去論壇上找資料了,崔三和唏噓一路上依舊在繼續那個“指南針和指北針哪個更有效”的見鬼爭論……我被他倆吵得煩不勝煩,隱約感覺到附近有別的玩家存在,卻沒往心裏去,以為隻是別的練級玩家而已……
一路上初臨貴境的新鮮感令我們幾個都有些懈怠,對此地的危險程度估計不足。
事實證明,對方的級別雖然不算高,但PK尤其是小規模群P的經驗卻足夠豐富。至少比我們豐富多了。尤其是在這種地形中。
來自四周茂密叢林中的突然打擊令我們措手不及。崔三在第一輪齊射中就被秒殺。作為我們隊伍中唯一的布衣職業,他理所當然的受到對方的優先照顧……崔三連一記霜晶都未打出。一開戰我們就損失了最主要的火力輸出。
從對方的大概級別以及崔三身上的裝備來推測,這一輪齊射對方至少有8個遠程職業參與,並且有一半以上是弓箭手。
唏噓見到一直與他爭論不休的崔三突然渾身插滿箭矢撲街,大概還以為自己口水功發威,終於將崔三說服,因此瞪著小眼睛楞楞的看著崔三的屍體,沒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事。
直到見我衝向左側的灌木叢,唏噓才恍然大悟,卻已被正前方迅速撲來的一隻碩大豪豬粘上,到死也未能擺脫——獵人的寵物!也就是說對方至少有一個是4轉玩家。
地形的影響確實極大。我衝鋒過去之後,左側那兩個布衣職業很老道的分兩個方向稍退,近一人高的灌木和枝椏茂密的樹叢令我的視野大受影響,隻能根據對方頭上頂著的敵對陣營標誌來判斷方位。
可那標誌在樹叢中被遮擋得時隱時現不說,敵人身穿的法袍居然還是保護色……一個是土壤和樹皮似的深褐色,一個是墨綠色。
也正是這次失敗經驗才讓我真正開始重視影響裝備價格的另一個因素——外觀!
先前我一直認為裝備外觀無非是要花哨漂亮與眾不同,以滿足那些虛榮過甚的MM顧客的需求。
但在狂風群島這種終年混亂的大型PK場,越是金光璀璨的顯眼外形越不值錢。所有人都追求冷色調,其中尤以深綠、暗褐、赭黃、土灰這幾個顏色最為搶手,身價能高20%左右。
等我的二次衝鋒終於撞翻一個術士,並迅速將其秒殺時,身後接連不斷的打擊已經耗去我1/3的HP,那術士臨時前還朝我頭上丟了記腐蝕……
身上帶著不知何時被套上的三個負麵效果,也無暇回頭去找不斷打在我身上的魔法是從哪射出的。意識到拚是肯定拚不光對手了,我立刻開始突圍,繼續向左側跑。
對方大概覺察到我的意圖,草叢中雜亂的窸窸窣窣聲不斷,打在我身上的魔法立刻全部換成冰係的,中間夾雜著一兩支減速箭。大概由於級別差距,減速效果並不明顯。但累積起來,我的奔跑速度依然下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