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資質九:善於利用他人智慧(8)(3 / 3)

“無可奈何花落去”,梁鳳儀和何文彙的離婚,是君子式的,理智而坦然。梁鳳儀說:“感情的長存與關係的結束可以在互不抵觸下處理。既然沒有辦法,就讓我們接吻來分離。”

梁鳳儀和何文彙君子式地分手後,至今還保持著君子式的交往。何文彙的書法功底不薄,所以後來梁鳳儀成了著名作家之後,她大多數作品的書名題字,都出自何文彙之手。

梁鳳儀甚至還把這些題字裱起來,放在鏡框裏麵,掛滿了她的工作室。

這種愛情觀對女性讀者而言,當有一定的裨益,那是智者的風範啊!

“男女從來沒有平等過,除非女人不再愛男人,不再需要男人,又除非男人自願把身邊的女人抬高。”梁鳳儀如是說,在她的心目中,男人是高大的。

1985年底,幸運鳥開始在梁鳳儀的麵前啼叫。

當時,香港聯合交易所即將成立。它是由當時的“金銀”、“九龍”、“遠東”、“香港”四家華資證券交易所合並而成的,成為香港惟一的股票買賣場所。緣於以前梁鳳儀在金融方麵的業績,聯交所便盛情邀她回港工作。打這以後,她認識一個人,一個很重要的人,一個再一次改變她的生活、使她重新煥發了青春的人。

梁鳳儀認識的這個人,就是當時任香港聯合交易所董事會副主席、現任中國國務院港事顧問、香港立法局議員、香港永固紙業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黃宜弘先生。

在到聯合交易所工作之前,梁鳳儀對黃宜弘早有耳聞。黃先生是一個非常聰明能幹、有才學和魄力的人。他自幼在美國留學,先後獲得了法學和計算機兩個博士學位,堪稱社會精英。

梁鳳儀在穩定於永固紙業集團的工作的同時,對寫作的熱情也得到升華。她拿起了筆,一開始,她寫散文,在好幾家報紙開有專欄。當時《明報》連載她的散文,需要取一個欄目的名稱。梁鳳儀便去找《明報》當時的董事長金庸先生。金庸對梁鳳儀的到來十分高興,二話沒說,略加沉吟,便在宣紙上寫下了:“勤十緣”。

“勤十緣”係列散文在讀者中反響極佳,又進一步膨脹了她的“野心”。寫著寫著,梁鳳儀覺得不過癮,便打算寫小說了。1989年4月,梁鳳儀第一部小說《盡在不言中》的橫空出世,為她以後的“財經係列小說”開了個好頭。此後,梁鳳儀開始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有係統地創作起小說宋了。

1990年,梁鳳儀寫出了《醉紅塵》等6部長篇小說。1991年,梁鳳儀更上一層樓,竟然一口氣出版了《花幟》等一係列作品。當時的香港刮起了一陣不小的“梁旋風”。當時,梁鳳儀的財經小說發行量特別大,出她的書的出版商都賺了錢。梁鳳儀野心勃勃地想,自己的小說如此受歡迎,如此能創造經濟效益,為什麼不自辦出版社呢?說幹就幹,她親任董事長和總經理,香港“勤十緣”出版社成立了。

梁鳳儀真是好運連連,她的“勤十緣”出版社在獲得了很大的聲譽的同時,也獲得了巨大效益。僅僅在建社的一年半以後,“勤十緣”出版社便收回了“八位數字”的投資,並在兩年以後,一躍而成為香港3家營業額最高的出版社之一。

1992年5月,梁鳳儀托人將幾本財經小說帶到了內地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幾個月後,人民文學出版社決定,在大陸推出梁鳳儀的《醉紅塵》、《花魁劫》、《豪門驚夢》3部長篇小說。

仿佛於一夜之間,這個寫財經小說的梁鳳儀,便家喻戶曉了。

1995年12月,事業有成的梁鳳儀迎來了她的“第二春”。她和相愛數年的摯友黃宜弘先生喜結良緣。

事業有成,愛情如願的梁鳳儀,正像她自己的小說中描寫的那樣——以悲劇開始,以喜劇收場。

事業有成,愛情甜蜜,子女賢孝,這可能是所有女性的夢想。

梁鳳儀用她的“野心”和智慧,恰恰使這一夢想成真。

野心是自信之子,自信的女性總有一天會將自己的小舟劃向理想的彼岸。努力吧,女性朋友!自信就是你手中的魔法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