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責任在肩,身體力行(9)(2 / 2)

但是,勞合氏公司不負眾望,迅速、及時地拿出1億美元作為保險賠款,幫助當地居民重建家園。為此,勞合氏公司遭到資金重創,但它勇於負責的精神,獲得了顧客的信賴,為它贏得了“天下第一險”的美譽,公司品牌聲譽如日中天,保險業務量激增。很快地,公司1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得到彌補,並重新開始贏利。

勞合氏公司200年發展的曆史,始終證明,這是一家敢於負責的企業:

1912年美國“大力神號”巨型客輪在北大西洋觸冰沉沒,勞合氏公司為2000名死難者家屬賠付350萬美元。

1937年,德國“興登堡號”飛船失事,勞合氏公司為此賠付近千萬美元。

20世紀70年代,勞合氏公司又為石棉、電腦病毒等進行了巨額賠償。

麵對有著巨大風險的責任問題,勞合氏公司從來就沒有推脫過。正因為如此,一次次看似毀滅性的打擊並沒有擊垮這家敢於負責的企業;相反,勞合氏公司卻利用這些機會一次次向世人證明:勞合氏公司勇於負責,值得信賴。

災難並不總是發生,勞合氏公司每年的保險金額2670億美元,贏利高達60億美元。

擔負社會責任是企業的立身之本。隻有勇敢擔負起社會責任的企業才能立身於社會,贏得公眾的信賴;相反,如果一個企業無視消費者的利益,對一再推脫自己的責任,那麼等待他們的隻能是失敗的命運。下麵的愛立信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有著百年輝煌曆史的愛立信與諾基亞、摩托羅拉並肩稱雄於世界移動通信業。但自1998年開始的3年裏,當世界蜂窩電話業務高速增長時,愛立信的蜂窩電話市場份額卻從18%迅速降至5%,即使在中國市場,其份額也從13%左右迅速滑到了2%。愛立信從手機銷售頭把交椅跌落下來,不但退出了銷售三甲,而且還排在了新軍三星、飛利浦之後。在中國這樣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上,國際上很多瀕危的企業一到這個市場就能起死回生、生龍活虎,但愛立信卻在這塊風水寶地上失去了它往日的輝煌。

2001年,在中國手機市場上,大家去買手機時,都在說愛立信如何如何不好。當時,它的一款叫做“T28”的手機存在質量問題,這本來就是一種錯誤,但更大的錯誤是愛立信漠視這一錯誤。“我的愛立信手機壞了,送到愛立信的維修部門,問題很長時間都沒有解決。最後,他們告訴我是主板壞了,要花700塊錢換主板。而我在個體維修部那裏,隻花25元就解決了問題。”這位消費者說出了愛立信存在的問題。那時,所有媒體都注意到了“T28”的問題,似乎隻有愛立信沒有注意到。愛立信一再地辯解自己的手機沒有問題,而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背後搗鬼。然而,市場不會去探究事情的真相,也不給愛立信以“申冤”的機會,就無情地疏遠了它。

1998年,《廣州青年報》從8月21日起連續三次報道了愛立信手機在中國市場上的質量和服務問題,引發了消費者以及知名人士對愛立信的大規模批評。而且,愛立信的768、788C以及當時大做廣告的SH888,居然沒有取得入網證就開始在中國大量銷售。當時,輕易不表態的電信管理部門的聲明,證實了此事。至此,愛立信手機存在的問題浮出了水麵。但愛立信一如既往地采取掩耳盜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據當時參加報道的一位記者透露,愛立信試圖拿出幾萬元廣告費來封媒體的嘴;愛立信廣州辦事處主任還心虛嘴硬地狡辯:我們的手機沒有問題。既然選擇拒不認錯,愛立信自然不會去解決問題,更不會切實地去做服務工作。

質量和服務中的缺陷,使愛立信輸掉了它從未想過放棄的中國市場。

可見,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員,必須融入消費者、員工、股東、社會群體之中,與各種組織產生互動。企業在享受利潤的同時,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一方麵可以贏得聲譽和組織認同,另一方麵可以更好地體現自己的文化取向和價值觀念,為企業發展營造更佳的社會氛圍,使企業得以保持生命力,獲得長期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