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不禁令人聯想到,他在“卸甲歸田”四年後又重新出山的事情。
2008年,聯想第三季度業績虧損9700萬美元,集團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在眾人期盼下,柳傳誌再一次從幕後走到台前,任公司董事會主席,楊元慶重任CEO.。柳傳誌剛一出山,就迎來了讚揚:聯想的主心骨回來了。而柳傳誌則一再強調,此次回歸隻是配角,楊元慶依然是主角,他充其量隻是個“後勤部長”。
柳傳誌的話大有深意,此次複出,他已接近65歲,江湖無論怎樣輪轉,終究還是年輕人的天下。老將的作用大概隻是給晚輩提供點經驗,在大局上把把方向。就像他自己說的:“看油畫,得推到更遠的距離,才能看的清楚。”或許,在從台前推到幕後的那四年裏,柳傳誌並沒有遠離聯想。他隻是在遠離人們視線的角落,遠遠的觀看這份他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的事業。他可能也在不停謀劃聯想的未來,隻是不再像從前那樣親自訴說,而是寫成一個個的錦囊,以備不時之需。
這大概就能解釋為什麼柳傳誌一出山就能如此迅速的進入狀態,連續多次不間斷地飛往世界各地麵見投資商,尋求聯想的“破題良機”。
真正的王者,並不一定總是居位前台和燈光下的那個人。他必須身經百戰,見多識廣,有寬懷的心胸和過人的膽識。在危機麵前不退縮,敢於決斷,有帶領眾人突破困境的氣魄。而想要成為具有這樣的人,就要走一段很長的路。即使是柳傳誌,也曾經被人騙過。經曆了大的風雨,才能在以後的商場曆練中不驚慌失措,王者之氣才能愈加分明。
【商海大事記】
1.1970年4月至1983年10月,柳傳誌在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
2.1983年10月至1984年11月,柳傳誌在中科院人事局領導幹部處工作。
3.1984年,柳傳誌與10名計算所員工以20萬元人民幣創辦了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即聯想的前身。
4.1984年至2002年,柳傳誌擔任聯想集團總裁。
5.1994年,獲北京市第二屆科技之光優秀企業家獎,被評選為北京市電子行業優秀企業家,當選“中國改革風雲人物”。
6.2002年至今,任聯想控股公司總裁。
7.2009年9月,柳傳誌成為聯想控股公司的董事長。
【商道妙語】
1.什麼是企業戰略?企業戰略就是你要幹什麼行當,要幹到多大,錢和人往哪裏投。當今世界五彩繽紛,機會與陷阱同在。關鍵是看清楚,設計好我們最終要飛多高多遠,尋找我們需要的天空和陽光,尋找屬於我們的戰略機會。
2.在前麵,草地、泥潭和道路混成一片無法區分的時候,我們要反反複複細心觀察,然後小心翼翼地、輕手輕腳地去踩、去試。當踩過三步、五步、十步、二十步,證實了腳下踩的確實是堅實的黃土路的時候,則毫不猶豫,撒腿就跑。
3.激勵首先是體製問題。沒有責任製的企業從根本上沒有激勵。沒有責任製體製,企業這個大廟可能窮得一文不名,但經營者也許富得流油。隻有建立了責任製體製才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4.我們在選拔人才時要求“德才兼備”,而且“德”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一定要有事業心,一定要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命來做;至於“才”的方麵呢,就是看你是否善於歸納總結,而這種本事是打了很多硬仗之後才能積累獲得的。
5.領軍人物好比是阿拉伯數字中的1,有了這個1,帶上一個0,它就是10,兩個0就是100,三個0是1000。
唐駿:勤奮堆積的成功哲學
唐駿是中國職業經理人的標杆,他不斷的跳槽又不斷的創造價值,他的每一個舉動似乎都能引起別人的關注,很多人想知道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唐駿隻說了兩個字:勤奮。
唐駿放手自己創建的三家公司進入微軟的那一刻,心中有些許失落的情緒翻湧上來。他站在微軟50棟辦公樓前浮想聯翩:從老板到普通技術員,在30000多人的微軟,哪天才是我的出頭之日?
時間回到1994年的夏天,唐駿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你好,我是微軟公司,台式婚姻配對機是不是您的發明?”
“對”
“產品顯示了您傑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沒有興趣加盟我們公司的日本公司分部?”
“日本分部?我考慮一下。”
考慮一下的意思,就是婉拒了。當時唐駿的愛人正有孕在身,他不可能離開她到遙遠的日本去。幾個月後,電話再次響起。
“你好,我是微軟公司,想請您加盟我們的美國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