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多麵蘇商:用遠見鑄就未來的商業群體(4)(2 / 3)

“怎麼辦,波士登就這麼完了嗎?廠裏還有好幾百號人吃飯呢,他們怎麼辦?”

當時,如果高德康不是一家企業的老總,肩負著那麼多人的吃飯問題,他可能選擇跳樓一了百了。但一個品牌已經建立起來,他知道他不能撒手不管。他一直在做準備,即使在看似希望全無的情況下,也隨時想著怎樣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

成功的人,不僅是能在沒有危機的狀態下把握機遇的人,更是在危機中隨時準備脫穎而出,拯救自我的人。高德康就是這樣的人。

市場寒冬突然來臨的那一年,高德康有一次去美國考察,行進途中,他接到了王府井百貨大樓負責人的電話。

“我們想進一批你的貨,今年六月底甩賣。”

甩賣的意思就是低價進購,時至今日,高德康還記得看好的價格:短款的180元一件,中款的200元一件,長款的220元一件。但是,他顧不了那麼多了。他隻記得王府井百貨大樓的負責人跟他說:“今天你不來的話,我就請別人了。”去,無論如何也要去。

多年之後,當高德康想起這件事的時候說:“這是個機遇,機遇總是光顧那些有準備的人,而我是個善於搶占機遇的人。”

回國之後,他馬上給王府井百貨大樓運去2.5萬件,銷售額突破500萬,沈陽中信也為高德康代銷了300餘萬元的產品。在一輪緊張的代銷中,波士凳還上了千萬元貸款,卻還有大筆赤字。雖然在外人看來這是一筆賠本的買賣,但高德康卻認為推廣了品牌。

為了在危機中徹底翻身,他仔細研究了現有羽絨服存在的弊病:樣式單調、不時髦;顏色灰暗,不亮麗;衣服材料缺乏質感等幾個方麵的問題。為了改變這一現象,高德康投入大批資金進行改革和設備的更新,生產出了顏色亮麗,款式時髦大方,積極輕便的新產品。

他準備放手一搏,功敗垂成在此一舉了。

新產品投入市場的前夜高德康極度緊張,他甚至罕見的出現失眠。但市場的反應卻出人意料的好。在這一年,新版波士登的銷量突破60萬件,銷售額超過2億元。從此,一仗翻身的波士登成為國內羽絨服行業的領頭羊,而它的創辦者高德康,也跨入億萬富翁的行列。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我們在高德康身上看到的是“識時造英雄”。隻有認得時機,抓得住時機,才能成為行業裏的領軍者。錯過一個機遇就是錯過了一個潛在的改變命運的機會,成功者都是“視機如命”的人。

【商海大事記】

1.1976年開始,高德康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創辦服裝企業。

2.1987年,高德康投資30萬元建造了自己的第一棟廠房進行服裝加工。

3.1990年,高德康正式注冊了“波司登”品牌。

4.1993年8月被人事部、紡工局授予“全國紡織工業係統勞動模範”稱號他在持續的創新與探索中確立了行業的領軍地位,同時帶動了百萬農民致富。他的產品在本行業連續11年全國產銷量第一。

5.2000年4月,高德康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6.2002年12月,高德康當選為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商道妙語】

1.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我要把我的一切,全部奉獻給家鄉和人民。

2.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來源於研發和創新。在波司登裏麵,人人都會有創新的意識和動力。

3.企業小的時候,是自己的;企業大了,就是社會的、國家的、人民的。

“逐日英雄”的政商思維

施正榮被稱為“逐日英雄”,他僅用6年的時間,就從一名科學家完成了向億萬富翁的轉變。

他年輕、博學、銳意果敢,但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能與政府打的火熱。

“得到政府的支持,是我成功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