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氣台商:左手傳統哲學,右手歐式管理(4)(2 / 2)

在宣布重新出山的當天,董事曾經問了張忠謀兩個問題:一個是現在沒有了接班人的計劃,撤掉蔡力行後,以後該怎麼辦。

張忠謀說:這次續任,不是短暫性的接班,會留給董事會足夠的時間選人。

第二個問題是,張忠謀現在已經78歲,如果健康出現問題,該由誰來主掌公司大局?

張忠謀不假思索的說:可由副董事長曾繁城接任。

大佬存在,江湖就有硝煙,有硝煙的地方,就有大佬的身影。

張忠謀的這次回任與其說是臨危受命,不如說是主動出擊,因為一切盡在掌控,所以他的每一步都那麼的胸有成竹。現代企業,無論你已經交權還是即將交權,當公司出現問題,複出便是義無反顧的抉擇。拿掉之前的接班人不是顛覆,而是在公司整體利益上的權衡。利害得失往往就在一個決定的選擇上,該拍板時即可拍板,即使否定的是從前最看好的人,也在所不惜。

【商海大事記】

1958年,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碩士生,他與半導體開山鼻祖、英特爾公司創辦人摩爾同時踏入半導體業,與集成電路發明人傑克-科比同時進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

1972年,先後就任德州儀器公司副總栽和資深副總裁,是最早進入美國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華人。他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很高的目標:爭做世界第一。

1985年,辭去在美國的高薪職位返回台灣,受台灣方麵邀請出任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為台灣半導體業的崛起和產業升級貢獻卓著。

1986年,創建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並迅速發展為台灣半導體業的領頭羊。

【商道妙語】

1.一個世界級的企業,需要符合主流的價值觀:1、說真話,不說謊話。2、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要赴湯蹈火履行。3、遵守法律。4、不貪汙、不賄賂。5、擔負起社會責任

2.一個優秀的企業家第一要求的是誠信、道德,能力還是其次。能力當然也重要,沒有能力的話,不會成功,但沒有道德的話,就算成功也隻會成為社會的禍害。

3.假如我還是四十、五十歲的話,我寧願重新從零開始,而不要去撐一個很成熟的事業。可惜我不再年輕了。

4.競爭對我們來講不是什麼新鮮的事,一九八七年我們創立時,就隻我們一家,後來添加的人愈來愈多。我們是想最好的策略,最好的運行。

5.領導人要清楚知道兩件事:一是有人跟著你,二是你知道什麼方向是對的。沒有人跟的領導人,不叫領導人。知道方向,領著大家往對的地方前進,才是真正的領導人。帶著大家打圈圈的,不是領導人。

很多人會說,在不同時代,領導人所需具備的特質不一樣。但我認為,如果隻有在某一種情形下、時代下才表現得好,這樣就不配稱為好的領導者。

6.做為一個世界級企業、能夠「forallseasons」的領導人,都是要了解總體經濟的,也就是能夠知道消費者市場的。我常常碰到跨國企業的領導人,他們也是相當能講經濟走向的,大家一起開會見了麵,總是會談經濟!不會隻談自己產業內的事,隻顧自己公司賺不賺錢。

【商圈故事會】

痩鵝理論

1941年前後,由於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物資極端匱乏,農村也嚴重缺糧,人都吃不飽了,當然也沒有剩餘食物飼養鴨、鵝等家畜,隻好讓它們在野外覓食,吃野菜和野草。幾個月下來,這些家禽瘦得皮包骨,每隻都隻有兩斤重。

這些瘦弱不堪、價值偏低的鵝群賣不出什麼高價,正是這一契機,讓王永慶看到了商機。他發現,當時農村采收高麗菜之後,都把菜根和外麵一兩層的粗葉丟棄在菜園裏,而這些被丟棄的菜根和粗葉正是鵝的飼料,可是一般人並沒有察覺到。

看到了這一點後,王永慶雇人到四處的菜園撿回菜根和粗葉,再向碾米廠買回廉價的碎米和稻殼。把菜根和粗葉切碎,混合碎米與稻殼,就製成絕佳的鵝飼料。隨即,王永慶向農家搜購瘦鵝,農家見到自家的瘦鵝竟有人搜購,求之不得,紛紛低價賣出。

王永慶把來的瘦鵝集中起來,用自製的飼料喂食。飽受饑餓折磨的瘦鵝,看到食物就拚命吞食,一直到喉嚨塞滿了飼料才暫時停下來;幾個小時之後,等胃裏的食物消化完畢,立刻又狼吞虎咽一番。經過王永慶兩個月的飼養之後,重量高達七、八斤,非常肥大。這一段飼養瘦鵝的寶貴經驗,讓王永慶深深體悟到,不論遇到多大困難,也要像瘦鵝一樣具有強韌的生命力,才能夠長期忍受折磨,度過重重難關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