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阿裏山上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裏時就決定了,絕不是4000年後才知道。
8.鴻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
台基大佬:,該拍板時即刻拍板
用十年培養一個人很難,用十分鍾否定一個人同樣不容易。
台積電老總張忠謀撤換接班人蔡力行一事讓人們知道,商海之中,有些事,用感情是說不清楚的。
有時,人的命運會因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發生改變,比如一封信。
大概是2009年2月份的時候,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手裏多了一封薄薄的信件,沒有人會料到,這封信竟成了他與自己親自選定的接班人蔡力行決裂的導火索。
寫信的人可謂聲淚俱下的懇求張忠謀放自己兒子一馬,不久之前,他的兒子剛剛被台積電辭退。據張忠謀了解,這次的辭退,實質上是員工的自願離職,既然是自願離職,為什麼會有這封信的出現?張忠謀親自找到該名員工和其主管了解情況,誰知,他得到的答案竟是:這個人是個非常優秀的員工,曾經因為業績優異被總部獎賞,他忽然被打入百分之五裁員的冷宮,隻是因為去年妻子懷孕,需要多多照顧,工作就稍微耽誤一些,在人力資源部強力要求拿出百分之五的裁員名額後,他就不幸的成為了“替罪羊”。
看了這封信,張忠謀有些生氣,他慢慢地將信折好,找了一根雪茄點上。
在他的記憶中,他曾經跟總執行長蔡力行說過,“如要裁員,一定要我同意”。但事實與他的想法背道而馳,信中說的那樣的人不在少數。
有時,張忠謀會回想十年前蔡力行剛進公司或者四年前經自己提拔當上總執行長的情形,那時,他說過一句話,“我喜歡用有團隊精神的人,不搶功,不當明星。”所以,蔡力行隻在今年接受了第一次采訪。
但漸漸的,張忠謀覺得局麵有些難以掌控,是之前放權太快?還是給蔡力行的緊箍咒太鬆?他說不準,但有一件事已經下定決心:他決定出山,代價就是撤掉蔡力行。
2009年6月11日下午,一封電子郵件發到了台積電每位員工那裏,打開一看,全場一片嘩然:“台積電董事會一致推舉張忠謀博士續任董事長”。台積電的董事大部分在國外,要做出一致的決議必須有一個人牽線搭橋,這個人是誰?必是張忠謀。由此可見,撤換蔡力行肯定是謀劃已久之事,雖然做出這個決定,隻用了短短十分鍾。
“一定有什麼事不對勁。”
蔡力行遭到張忠謀的撤職後,公司議論紛紛,唯一統一的一點是:“他觸動了老爺子的底線”。盲目裁員的事讓他憤怒異常,他覺得他失去了對公司的控製,
“再怎麼說,我也是台積電的創始人。”
張忠謀的這句話沒說完,他的後半句應該是: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是公司的老板。即使,已經選出了接班人。
如果裁員事件盡早平息,張忠謀的怒火可能小掉很多,但負麵影響仍在繼續。
直到今年3月末,張忠謀還被蒙在鼓裏,直到有人給他悄悄傳話:“董事長並不知道公司對我們做了什麼。”他才讓人徹查此事。一查他就知道自己該下狠手了。
借假的績效考核製度,進行裁員。讓這位台積電大佬無法忍受,就在他強勢介入公司的日常事務的同時,網上的批評接踵而來,“台積電不誠信”、“台積電不忠義”。在成立台積電幾十年的時間中,張忠謀似乎從未像今天這樣顏麵掃地,“說台積電不誠信,等於甩了老先生一巴掌。”
管理團隊執行不力,犯了眾怒。老爺子要來收拾殘局了。
他先是呼籲被裁員工回到公司,因為個人原因不便回歸的,他將會提供其他方麵的安撫。再者,原本隻是兩周上一次班的張忠謀,露麵的時間大大增加,幾個月後,上班的次數已經提高到一周兩到三次。人們已經明顯感覺到,這個已經78歲的江湖大佬再闊別前線四年後,又一次回來了。
其實,張忠謀想做的很簡單,他不是想顛覆什麼,而是讓公司重新歸入正軌。這個正軌不是一定要大權在握,而是公司的發展不發生大的紕漏。即使是自己親自挑選的接班人出了問題,他也該處理就處理,絕不姑息。
在重新披上戰袍的那一刻,張忠謀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有的人擔心他是不是空有餘誌而力不足?他卻回答說:“肯定不會。大家看到我們走對了路會感到高興。而過去幾年他們跟回報的,我都了解,我到底是創辦人。”聽了這句話,有些人應該會感到戰栗。張忠謀原來一直沒有遠離台積電,他就像一個為莫如深的老者,隻是遠遠的看著,關鍵時刻才會現身。
至於蔡力行,張忠謀也沒一棒子打死,他給他委派了一個新職務,“幹好了,一樣可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