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氣台商:左手傳統哲學,右手歐式管理(3)(1 / 2)

3每個人都要有工作和私生活的平衡,太多努力的工作,把自己累壞了,把家庭關係弄壞了,這是非常不值得的,但是如果公司需要的話,我都會很好地工作。

4對我來說,對這世界有影響力就是生命的意義。這影響力不是說出名或是權力,而是說makeadifference,也就是因為有我,世界能更好。

5做事的三原則: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

6待人就像照鏡子一樣,你的表情和態度,可以由他人對你的表情和態度上一覽無遺。你若以誠待人,別人也會以誠待你。你若敵視別人,別人也會敵視你。最真摯的友情和最難解的仇恨都是由這“反射”原理逐步造成的。

7不要什麼事都附和別人,要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別人不同意的地方。但是提出的時候要用建設性的方法,不要讓別人覺得你在攻擊他。

8要走上成功之路,你應該有自己的理想,明了自己的興趣,知道自己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還不清楚,就要找尋。找尋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嚐試、多學習,而大學是最好的嚐試的地方。

郭台銘:鐵血管理+溫情安撫

一個被稱為獨裁者的商業致富故事,一個左手鐵血管理,右手溫情安撫的企業大家。

他有時被人稱為“魔鬼”,有時被人稱為“天使”,他到底有怎樣的故事?

郭台銘——一個你不能錯過的人。

對話1:“你們尿尿黃不黃?”

“不黃。”

“那就是工作還不夠努力!”

對話2:“不了解我的人覺得我霸氣,其實我這個人很溫柔。”

一個被稱為獨裁者的商業致富故事,一個左手鐵血管理,右手溫情安撫的企業大家。

他有時被人稱為“魔鬼”,有時被人稱為“天使”,他到底有怎樣的故事?

郭台銘——一個你不能錯過的人。

對話1:“你們尿尿黃不黃?”

“不黃。”

“那就是工作還不夠努力!”

對話2:“不了解我的人覺得我霸氣,其實我這個人很溫柔。”

有句話叫,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用在郭台銘身上尤為合適。

1974年,這個祖籍山西的台灣青年在24歲的時候,從母親給自己的20萬元中拿出一半用於創業,另一半用於結婚。與朋友合資的這家企業叫“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專門生產塑料。郭台銘準備大幹一場,卻由於經營不善,第二年就賠了個精光,朋友撤資,郭台銘不想放棄,跟嶽父借了17.5萬後,硬是扛了下來,並將公司改名為“鴻海工業有限公司”。

一個人成功總有獨到的原因,一個人秉性的強硬也並非無因可查。“魔鬼”往往都是逼出來的。

郭台銘曾說,鴻海的成功,有著難以言說的酸甜苦辣,隻有自己才能體會。當初,鴻海並不十分壯大的時候,為了獲得電腦巨頭康柏公司的訂單,郭台銘放下董事長的身份,一個人奔赴美國。與康柏進行商談,希望獲得他們的青睞,卻連吃閉門羹。絕不善罷甘休的郭台銘索性在康柏旁邊建了一個成型機廠。隻要它有新創意,郭台銘的工廠當天就能設計出模型。郭台銘就這麼“磨”著康柏,沒有辦法,康柏最後隻得和他合作,一幹就是十多年。

這件20多年前的事磨礪了郭台銘的意誌,體現了他最初的狠勁,也為他日後商界梟雄的形象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在郭台銘的經商理念裏,“快”和“狠”是兩個重要的內容,哪怕是別人的訂單也要“虎口奪食”,這就是有些商人記恨郭台銘的原因。在他得到康柏訂單的那個故事裏,康柏最開始不給他訂單,一是因為郭的企業實力尚小,另一重要原因是康柏當時更青睞於和一家韓國公司合作。韓國企業並沒把郭台銘放在眼裏,自覺實力雄厚,訂單已是囊中之物,便有些拖延。誰知郭台銘硬是通過自己的軟磨硬泡和過硬的技術搶得了訂單,讓韓國公司追悔莫及。

梟雄之名自此傳遍江湖。但郭台銘卻並不認賬:“我沒有搶別人的訂單反而給他們介紹了很多訂單。”人們完全能夠想象郭台銘說這句話時眼裏的那股殺氣和咄咄逼人。

不管郭台銘承認與否,梟雄的帽子已經牢牢扣在他的頭上。他強硬、專橫,對對手寸步不讓,但不奸詐、詭辯,他隻是難以被馴服,所以才成為商海亂世中的英雄,成為最難啃的骨頭。

因為如此,他擅長打硬仗。他可以在離交貨日期還有一天,一萬件產品沒有生產的緊急關頭帥全體幹部親臨現場,與所有人一起揮汗如雨,擔當“救火隊員”。也可以對任何一個高管突然發問,“你尿黃不黃?”答案如果是“不黃”,就甩下一句“那說明你還不夠努力”的話,威懾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