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他人,是一種應變的藝術。因為難於拒絕別人的要求,於是連那些自己幹不了的事情也接了下來,結果隻會使自己陷入難堪的境地,所以,想擺脫難堪,就要聰明地把“不”說出口。
漢斯剛參加工作不久,姑媽來到這個城市看他。漢斯陪著姑媽把這個小城轉了轉,就到了吃飯的時間。
漢斯身上隻有20美元,這已是他所能拿出招待對他很好的姑媽的全部資金,他很想找個小餐館隨便吃一點,可姑媽卻偏偏相中了一家很體麵的餐廳。漢斯沒辦法,隻得隨她走了進去。
兩人坐下來後,姑媽開始點菜,當她每點一份昂貴的菜,並征詢漢斯意見時,漢斯雖然心裏反對,嘴裏卻隻是含混地說:“隨便,隨便。”此時,他的心中七上八下,放在衣袋中的手緊緊抓著那僅有的20元錢。這錢顯然是不夠的,怎麼辦?
可是姑媽一點也沒注意到漢斯的不安,她不住口地誇讚著這兒可口的飯菜,漢斯卻什麼味道都沒吃出來。
最後的時刻終於來了,彬彬有禮的侍者拿來了賬單,徑直向漢斯走來,漢斯張開嘴,卻什麼也沒說出來。
姑媽溫和地笑了,她拿過賬單,把錢給了侍者,然後盯著漢斯說:“小夥子,我知道你的感覺,我一直在等你說不,可你為什麼不說呢?要知道,有些時候一定要勇取堅決地把這個字說出來,這是最好的選擇。我來這裏,就是想讓你知道這個道理。”
這一課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都很重要:在你力不能及的時候要勇敢地把“不”說出來,否則你會陷入更加難堪的境地。
該說“不”時,就勇敢地說出來
“不”這個字好寫,音節也簡單,但拿到人與人之間,卻很不容易被說出口。很多時候,我們常被人們支配,去做一些自己本不想做的事情。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是:“你應當……”“你不應該……”一般人碰到這類的要求,通常都很難回絕,尤其是如果提出要求的人是你最親密的夥伴,“不”字就更難開口了。日子一久,這種互動關係定型後,就形成了一種默契或是彼此的承諾。
萬一哪一天對方又要你做這個做那個,而你卻堅持己見時,那會發生什麼事呢?一方麵,對方一定會勃然大怒,認為你違背了雙方的承諾;另一方麵,如果你堅持不做這些“應該”做的事,你會覺得自己有損彼此的默契,因而心生愧疚。
你可知道為什麼會有愧疚感?這是因為雙方過度的情感乞求所致。每當對方要你怎麼做的時候,你之所以會順從他的要求,說穿了,就是想通過這種順從的表現來得到對方讚許、關愛的眼神,甚至是想要取悅對方。
當這種取悅方法成了你行事的模式以後,拒絕對方的要求一定會讓他很不高興,而你也會覺得很對不起他,要不愧疚是很難的。愧疚的感覺很像憂懼,而憂懼就好像是坐在一張搖椅上,你就隻能這麼晃蕩著,看起來好像是想要將你搖向什麼地方,但卻隻是在原地擺蕩,讓你什麼地方也去不了。
不過在什麼情況之下說“不”,這才是個問題,因為如果某人每時每刻都把“不”掛在嘴邊,那麼也不必在人群中立足了。
不妨先從“心”來考慮。也就是,當有人要向你借錢或求你做某件事時,你要先問你自己——我願不願意?而不是從利害的角度來考量。如果你願意,赴湯蹈火、肝腦塗地,相信你也不在乎,也不會後悔的;如果不願意,那麼就不必勉強自己,一勉強自己,你就不會快樂,每天活在“當時為什麼不拒絕”的悔恨當中。也許你本身並沒什麼損失,但因違背了你的心意,這件事反而成為你的負擔。
因此,當你不願意時,就要勇敢地說“不”!
要學習說“不”,可以先從小事學起,久而久之,便可掌握分寸,不會臉紅脖子粗,讓人一見就知道你的“不”並不堅定。此外,還可把自己塑造成有原則的人,那麼一些無謂的要求、拜托就不會降臨到你身上。當然,一切還是要先看你“願不願意”。
聰明地把“不”說出口
明人潘遊龍的《笑禪錄》裏有一個小笑話:甲乙是朋友。一日,甲病了,愁眉苦臉的。乙來探望,問:“兄是何病?有什麼需要我辦的?我都能為你辦。”甲說:“我是害了銀子的病,隻需要二三錢便夠了。”乙即假裝沒聽清,咽了咽唾沫說:“你說什麼?”笑話本意是在諷刺虛假的朋友,但從中我們也可體會到拒絕別人的不合理要求時,人通常會產生的尷尬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