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別人的人脈資源做個交易
拓展人脈有很多途徑,但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別人的人脈資源做個交換。人脈資源不同於其他的物品,比如你有兩個蘋果,他也有兩個蘋果,如果彼此交換,還是各有兩個蘋果,你們手中的蘋果並未增加;但如果你認識一個房地產老總,他認識一個銀行界專家,你們彼此交換之後,你就多認識了一個銀行界專家,而他多認識了一個房地產老總,雙方的人脈網絡都會變得更加豐富,所以說,人脈資源具有共享性,而且愈共享愈豐富。因此,擴展人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和交換人脈資源。
有這樣一對父子,兒子是汽車推銷員,父親是保險推銷員。
有一次,兒子向一位文化名人成功推銷了一輛汽車。一個禮拜後,這位文化名人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先生您好,我是湯姆的父親,感謝您一個星期前向湯姆買了一輛汽車,我今天打電話是想通知您,請您明天抽時間開車回去進行檢查。”這位父親知道,大凡名人都很忙,一般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邀請。所以,想借這位名人回車行的機會請他吃飯。
第二天,這位名人如約而至,檢查車況後,這位父親對他說:“××先生,為感謝您的支持,已到午餐時間,我想請您一起坐一坐,我們可以順便聊一聊如何更好地維護您的愛車。我想您不會拒絕一個做父親的請求吧?”文化名人盛情難卻,接受了邀請。
席間,這位父親說:“像您這麼成功的人士,一定會非常注意生活的品質,一定需要一份完善的保障計劃。您幫助了我兒子,您一定也會幫助我的,我這裏有一份保險計劃書,請您留意看一下。”這位文化名人麵對對方的盛情,實難拒絕,不得不接過保單。
幾天後,這位父親不斷地打電話和親自拜訪,終於簽下了一份保單。同樣,這位父親的兒子也向父親的保險客戶推銷汽車。這就是人脈資源交換的有效運作。
若想靠別人壯大自己的人脈關係網,首先必須有一個前提,我們所擁有的人脈資源如同做生意,也是一種平等交換。我們跟朋友之間之所以可以維持互動關係,是因為我們各自有可以提供給對方的東西,而且這種交換是不同價值的交換,是通過交換來彌補各自需要的,這對雙方都是有意義的。
再來看一個故事:
裏昂那多就職於紐約市一家大銀行,奉命寫一篇有關某公司的機密報告。他知道有個人擁有他非常需要的資料。於是,裏昂那多去見那個人,他是一家大銀行的董事長。當裏昂那多先生被迎進董事長的辦公室時,一個年輕的婦人從門邊探頭出來,告訴董事長,她這天沒有什麼郵票可給他。
裏昂那多覺得很納悶,怎麼董事長還有集郵的愛好。
“我在為我那十歲的兒子搜集郵票。”董事長對裏昂那多解釋。
裏昂那多說明他的來意,開始轉入話題。董事長的說法很含糊、籠統、模棱兩可,可以說沒有什麼有價值的信息。這次見麵的時間很短,也沒有實際效果。
“坦白說,我當時不知道怎麼辦,”裏昂那多說,他把這件事在希爾班上提出來,“接著,我想起他的秘書對他說的話——郵票,十歲的兒子……我也想起我們銀行涉外部門搜集郵票的事——從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上取下來的郵票。
“第二天早上,我再去找他,傳話進去,我有一些郵票要送給他的孩子。我是否很熱誠地被帶進去了呢?是的。他滿臉帶著笑意,客氣得很。‘我的吉米將會喜歡這些,’他不停地說,一麵撫弄著那些郵票。‘瞧這張!這是一張價值連城的稀世珍藏。’
“我們花了兩個小時談論郵票,瞧瞧他兒子的照片,然後他又花了一個多小時,把我所想要知道的資料全都告訴我——我甚至都沒提醒他那麼做,他把他所知道的,全都告訴了我,然後叫他的秘書進來,問他們一些問題。他還打電話給他的一些同行,把一些事實、數字、報告和檔案全部告訴我。以一位新聞記者的專業水準說,我大有所獲。”
裏昂那多通過郵票的互動,不僅完成了任務,還與董事長進行了較為深刻的溝通。俗話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脈中的微妙就在於此!
拓展人脈網時,也是這樣,沒有付出哪有收獲,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拿出你的,獲取他的,這樣的互動,雙方都不吃虧,何樂而不為?所以,學會與他人共享人脈資源吧,到時你就會發現,當你們互相交換人脈時,就可以各自擁有更加豐富、完善的人脈資源。
沒事常聯絡,人脈就靠平時積累
朋友之間的感情發展,就像銀行業務中的存錢,平時一點兒一點兒的儲蓄,到了幾年之後就有一筆錢了。朋友之間的關係同樣需要維護和經營,平時互相不來往,相當於不存錢;有事才想到找朋友幫忙,相當於從存折中取錢,隻取不存,存折遲早會空的。以這種方式和朋友相處,朋友之間的情感最終會枯竭,這種情況我們肯定都不願見到。
平時要多與朋友聯係,感謝朋友的關心和幫助,同時也要適當地拜訪朋友,主動關心朋友、幫助朋友,這樣可以互增互進、培養感情。我們承認交朋友有功利性目的,但並不是朋友間的每一次來往都是以利益來估價的。朋友間的大部分交往都是出於感情交流的目的,需要一點點地累積,其實也就是不斷地為你的人脈關係添加潤滑劑,使你的人脈關係更柔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