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場爭論的勝利可能會讓你失去很多人脈(3)(1 / 3)

人生在世,難免有婚姻失和、事業失利的時候,所以在他人遇到生活的低穀時,你千萬不要將自己的成就擺出來炫耀。否則,你最終在交往中使自己孤立無援,甚至引起別人的厭煩,漸漸與你疏遠。所以學會談對自己得意,善待他人失意才是你真正要學會的攻心計。

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這是因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敏感:你的談論在他聽來都充滿了諷刺與嘲諷的味道,讓失意的人感受到你“看不起”他。當然有些人不在乎,你說你的,他聽他的,但這麼心寬的人不太多。所以你所談論的得意,對大部分失意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傷害,這種滋味也隻有嚐過的人才知道。

一般來說,失意的人往往不會再有很強的攻擊性,鬱鬱寡歡是他們最普遍的心態,但別以為他們隻是如此,聽你談論了你的得意後,他們普遍會有一種心理——憤恨。這是一種轉移到心底深處的對你的不滿的反擊,你說得唾沫橫飛,不知不覺已在失意者的心中埋下一顆炸彈,多劃不來。

當然,有的時候,失意者對你的憤恨不會立即表現出來,因為他無力顯現,但他會通過其他方式來泄恨,例如說你壞話、扯你後腿、故意與你為敵,主要目的則是——看你得意到幾時,而最明顯的則是疏遠你,避免和你碰麵,以免再見到你,於是你不知不覺就失去了一個朋友。

在生活中,確實存在這樣的人,別人越失意,他越得意地自誇,其實這是不善做人者的通病,他們也會為此付出代價,往往敗事卻不自知。隻有改變這一點,不被人討厭,才有可能真正被人接納,找到成事的“切入點”。

與別人交心也要循序漸進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穿著“防護衣”,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不讓人看到他的內心、他的個性、他的興趣、甚至某一個小小的意見。無論別人如何敲打他的心門,他總是關閉得嚴嚴實實,這樣的人,讓人捉摸不透,感覺特別神秘,覺得永遠也做不到跟他心與心的交流,自然也不會跟他成為很好的朋友,甚至,連一般的朋友都做不成。

有句話說得好,山與山之間的距離是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心。如果兩個人做不到交心的溝通就不會成為朋友。所以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掏心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小敏是同宿舍中最擅長交際的一個,人也長得漂亮。但同宿舍甚至同班的其他女孩都找到了自己的男朋友,唯獨漂亮、擅長交際的小敏仍是獨自一人。

為什麼呢?她身邊的同學都表示,她太神秘,別人很難了解她。和她有過接觸的男同學也說,剛開始和她交往時,感覺她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但時間一長,就發現她很自私。

原來,小敏一直對有關自己的事情諱莫如深,也從不和別人談論自己,每當別人問起時,她就把話題岔開,怪不得同學們都覺得她神秘呢!

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人是相當封閉的,當別人向他們說出心事時,他們卻總是對自己的事情閉口不談。這種人不一定都是內向的人,有的人話雖然不少,但是從不觸及自己的私生活,不談自己內心的感受,他們可以饒有興趣地與你談論國事、家事、天下事,而一旦你將話題引入略帶私密性的問題時,他們就會插科打諢,轉移話題,他們對自身的敏感問題有相當強的抵觸心理。

其實,這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不能換來什麼好處,隻是別人對你的疏遠,因為你沒有做到跟別人心與心的溝通,別人就認為你不夠真誠。

所以,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試著表露自己內心真實的感情和真實的想法,這樣更能贏得別人的認可和支持。其實,向別人講心裏話,坦率地表白自己、陳述自己,這就是自我暴露,也是加深與他人親密關係的一種有效方法,心理學上稱之為自我暴露定律。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當一個人向你表白內心深處的感受,你可以感受到對方對自己的信任,想和你達到情感的溝通,這就會一下子拉近你們的距離。

在生活中,有的人知心朋友比較多,雖然他(她)看起來不是很擅長社交。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樣的人一般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為人真誠,渴望情感溝通。他們說的話也許不多,但都是真誠的。他們有困難的時候,總會有人來幫助,而且很慷慨。

而有的人,雖然很擅長社交,甚至在交際場合中如魚得水,但是他們卻少有知心朋友。因為他們習慣於說場麵話,做表麵工夫,交朋友又多又快,感情卻都不是很深。因為他們雖然說很多話,卻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實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