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到了應天之後,心情仍然很抑鬱。朱元璋召見他那天,他懶懶散散地來到朱元璋的帥府,見朱元璋時隻略略一拜。當朱元璋問到關於如何建立功業時,劉基隨機想出了治國十八策,說得朱元璋點頭稱是,親自為劉基斟茶,然後繼續向他征求有關軍事作戰等各方麵的意見。
朱元璋為了籠絡像劉基這樣的文人,專門修了一所禮賢館,對文人們給予很高的待遇,而且一旦聽到他們有什麼高明的見解,立刻予以采納。劉基感到終於遇到了明主,便死心塌地地追隨朱元璋,他決心利用自己的軍事才能,為朱元璋出謀劃策。
從此,朱元璋把劉基當成心腹謀士,事無巨細,都要同劉基商量。朱元璋稱呼劉基,隻用先生而不呼其名以示尊重,和別人談起也常把劉基比做漢初的張良。這就更增強了劉基報答知遇之恩的願望。
後來,在徐達、常遇春、李善長等眾多武將文臣的輔佐之下,朱元璋終於一統江山,開創了大明王朝的幾百年基業。
劉基審時度勢,不盲目愚忠於元朝,最後得以成為明朝開國的第一功臣,這與他的“良禽擇木而棲”的思想是有相當大關係的。正因為沒有抱著無朝這一棵老樹,劉基終於在元末亂世中一展身手,使自己的才學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他的理想之花也在適合的氣候與土壤中萌發了。
7.好馬也吃回頭草
“好馬也吃回頭草”,因為對於馬來說,哪裏的草嫩、鮮就去哪裏吃,不會管前頭還是後頭。同樣的道理,一個人麵對機會,頭腦要靈活,要能把握住,該回頭時也要回頭。
“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不知使人喪失了多少機遇。絕大多數人在麵臨該不該回頭時,往往意氣用事,忍不得閑言碎語,拋不開麵子,明知“回頭草”又鮮又嫩,卻怎麼也不肯回頭去吃,以為這樣才是有“誌氣”。其實,在麵臨回不回頭的關卡時,你要考慮的不是麵子問題和誌氣問題,而是把握機遇的問題。
A君因故被炒魷魚,一個星期後,老板要他回去,他憤然拒絕:“好馬不吃回頭草!”
B君被女朋友甩了,過了一段時間,女朋友回頭向他認錯,要求重歸於好,B君無情地說:“好馬不吃回頭草!”
以上兩種情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對於具體情況我們應該做具體分析,吃不吃回頭草的是你現在有沒有“草”可吃?如果有,這些“草”能不能吃飽?如果不能吃飽,或目前無“草”可吃,那麼未來會不會有“草”可吃?還有,這“回頭草”本身的“草色”如何?值不值得去吃?
當然,吃“回頭草”時,你可能會碰到周圍人對你的議論,讓你“消化不良”!但隻要你自己願意去吃,養肥自己就可以了,何必在意別人無聊的議論!何況時間一久,別人也會忘記你是一匹吃回頭草的馬,當你回頭草吃得有成就時,別人甚至還會佩服你:果然是一匹“好馬”!
曾經有這樣一位朋友,年輕時經人介紹,認識了一位女友,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墜入愛河。誰知,他這位女友這山望著那山高,不久又結識一位高幹子弟,由於對方甜言蜜語很會討好女人,再加上人才家境均超過她當時的男友,於是,她便同這位朋友提出分手。
這位朋友正沉醉在愛情的甜蜜與幸福之中,聽到這一消息後頓時如雷轟頂,陷入失戀的痛苦之中。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他整天異常苦悶,徹夜失眠,失戀的滋味恐怕大多數人都品嚐過。真可謂剪不斷,理還亂。為了使自己盡快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這位朋友把全部精力傾注在事業上。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即小有成就。
在這時,他以前那位女友突然又找到他,痛哭流涕地要求恢複關係。原來,在她與男友分手後,與那位高幹子弟相處了一段時間,很快發現此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位品行不端的花花公子,於是斷然與他斷絕了往來。想起與過去的男友相處的那些幸福時光,這位少女追悔莫及。經再三考慮之後,決定向舊友說明一切,並懇求對方的諒解。
當時,這位朋友頗感猶豫。正所謂舊情難舍,但考慮到周圍人的閑言碎語,該不該吃“回頭草”呢?令人頗費踟躇。有不少人也勸他快刀斬亂麻,與女友徹底斷絕往來,說什麼“好馬不吃回頭草”、“天下有的是靚女子,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活人有的是”、“天涯何處無芳草,大丈夫又何患娶妻呢?”但是,這位朋友是位講義氣重感情的人,他想起過去自己與女友相處的那段時光,女友身上的諸多優點,女友在自己麵前流下的悔過眼淚……最後,他毅然決定與女友重續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