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凡人,我隻要求凡人的幸福。
——(意大利)彼特拉克《秘密》
人之幸福,全在於心之幸福。
——(德國)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真正的幸福絕不定居於一處,它探尋無著,而又無往不在;金錢買不到,卻又唾手可得。
——(英國)波普《人性論》
幸福是存在於心靈的平和及滿足中的。
——(德國)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隻有當我們意識到幸福時,幸福才在我們身邊。
——(法國)喬治·桑《英俊的勞倫斯》
真正的幸福從來就是看不見的,它隱身於無形中。
——(英國)愛·揚格《夜思》
真正的、惟一的、徹底的幸福存在於全部靈魂的平衡之中。
——(法國)儒貝爾《冥想錄》
幸福來臨時,人們往往不去注意。一旦我們有意去追求,幸福就會像高飛的大雁,永遠追不到。
——(美國)霍桑《日記》
隻有認為自己是幸福的人才能享受到幸福。
——(英國)約翰遜《漫步者》
有福知福的人是幸福的。
——(英國)托·富勒(箴言集》
所謂幸福,是在於認清一個人的限度而安於這個限度。
——(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是否真有幸福並非取決於天性,而是取決於人的習慣。
——(古羅馬)愛比克泰德《殘篇集》
哎,那就是我們尋找的幸福鳥。我們曾到遙遠的地方去尋覓過,其實它總是在這裏。
——(比利時)梅特林克《幸福鳥》
人們常常在遙不可及的地方尋求自己的幸福;其實幸福就存在於我們身邊、存在於自然的感情中,就像友誼那樣。
——(法國)杜加爾《尚·巴華的一生》
心中安寧,幸福臨門。
——(古羅馬)西塞羅《神的自然》
隻要我們還能喪失某些幸福,就說明我們還擁有一些幸福。
——(美國)塔金頓《向未來》
在獨自冥想中是感不到幸福的,隻有當幸福從別人身上反映出來時才能被發現。
——(英國)約翰遜《懶漢》
幸福就在你眼前,為何還要出門尋找?
——(古羅馬)波伊提鳥《哲學的慰藉》
一個人不可能總是感到幸福,但他可以總是保持平安無事。
——(俄國)安德列耶夫《是非請人們評說》
幸福存在於將要獲得它之前的艱苦之中
幸福是存在於將要獲得它之前的艱苦之中。
——(日本)大鬆博文《魔鬼大鬆的自述》
幸福隻能降臨到為它付出代價,並有毅力取勝的人的身上。
——(蘇聯)拉恩《論真假愛情》
幸福,其本身就是漫長的忍耐。
——(法國)卡繆《手冊》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俄國)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散文詩》
在我們與我們所認為的幸福之間,從來就沒有什麼坦途可走。
——(英國)拜倫《撒丹納巴勒斯》
一個人若不經曆困難險阻、沒有體驗過緊張情感,就不會理解幸福。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家長教育學》
我們在人生的曆程中,不管犯了多少過錯,產生過多少誤解,然而,在過錯和誤解的空隙之中,不正閃爍著幸福之光嗎?
——(印度)泰戈爾《饑餓的石頭》
幸福就在你眼前,但你必須經曆一些考驗才能得到它。
——(德國)歌德《新美露茜那》
比起那種一味用陰暗的前景使自己的生活樂趣失色的人來,人們倒可以把一個經得住一切事變的人視為一個更幸福的人。
——(德國)康德《實用人類學》
在人生的過程中,再沒有比絕望和失意的時期更重要的了。不經過這樣的時期而成長起來的嫩芽,確是一帆風順而幸福的,然而它的莖幹是脆弱的,稍微刮一點風就會立刻折斷並跌倒下去。
——(日本)柳田謙十郎《我的世界觀的轉變》
一切幸福都並非沒有煩惱,而一切逆境也決非沒有希望。
——(英國)培根《論人生》
真正的幸福隻能來自一個豐富、堅強的內在精神世界。
——(日本)德田虎雄《產生奇跡的行動哲學》
最大的幸福在於我們的缺點得到糾正,和我們的錯誤得到補救。
——(德國)歌德《格言和感想集》
要想得到幸福,人們就得盡可能地學會他們渴望知道的東西,練就能給他們帶來幸福的本領。
——(德國)拉塞爾《幸福的權利》
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力量來拯救自己的幸福,否則它就會被摧殘,被玷汙。
——(蘇聯)沙米亞金《夜幕中的閃光》
我們為變得幸福而折磨自己還不及我們為使自己相信我們是幸福的而折磨自己那樣厲害。
——(法國)拉羅什富科《箴言集》
真正的幸福並不昂貴,可是我們為冒牌的幸福付出的代價卻十分昂貴。
——(英國)巴盧《密西西比布道文集》
幸福,為了你,多少人在刀斧叢中走險?
——(意大利)蒙塔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