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平四年十一月初八,當董卓軍還在對龜縮在襄陽城中的荊州軍束手無策之時,周瑜率領的船隊已經抵達了孫權軍水軍駐地柴桑,淩厲的北風幫了周瑜的大忙,船隊借風使帆,在正值枯水期的長江上即使逆流也行駛如飛。
船到柴桑,周瑜也不休息,徑直點起水軍揚帆而行,孫權軍剛從荊州撤軍不久,又與董卓軍結仇,軍隊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所以集結雖然倉促,但準備還是非常充分,軍械糧草無不周全,大戰船更是多達八百餘艘,幾乎是董卓軍的三倍,而且個個水性嫻熟,都是久經水戰的水軍老手,遠非董卓軍水軍中那些半生不熟的新兵可比。
三後,孫權水軍已經逼近襄江彙集長江的入水口,因為船隊轉入襄江後,水軍就隻能逆風逆水而行,所以周瑜便召集了全軍將領至旗艦商議軍情,會議上,周瑜向眾將介紹道:“諸君,我軍即將進入襄江,因為季風的關係,我軍隻能迎風逆流而上,請諸君一定要組織好士卒劃獎,保證掌槳水軍的夥食供應,不得克扣,違令者,定斬不饒。”在這個時代,各勢力軍官克扣士卒口糧軍餉是很平常的事,包括對士卒待遇最好的董卓軍中,一年也要砍掉幾十個中低級軍官的人頭,所以周瑜先給各個軍官打預防針,免得影響士氣。
眾將朗聲答應,淩操又問道:“都督,我軍北上增援荊州,麵對主要是我水軍的敵騎兵,這仗該怎麼打?還請都督吩咐?”淩操是孫堅座下老將,對孫堅忠心耿耿,孫堅死後,淩操是第一個要求打到永安去找西涼軍報仇的人,這次孫權軍北上聯合荊州對付西涼軍,淩操更是自告奮勇要當大軍先鋒,周瑜又與淩操之子淩統交好,便將先鋒之職交給了淩統父子。
“是啊,我軍兵力不如董賊,戰力也不如董賊,這帳該怎麼打,大都督該拿個主意出來啊。”這話的是程普,同是江東軍老將,淩操是出於對軍情的關心的而詢問,程普則是因為不滿周瑜年紀輕輕就爬到自己頭上而故意譏諷,其他江東軍老將如韓當等人也出於同等心理,紛紛附和。
麵對老將的責難,周瑜不動聲色,展開襄陽地圖道:“諸君請看,這裏是襄陽城的荊州軍駐紮地,荊州軍6軍全部龜縮城內,南、西、北三個方向都被董賊大軍包圍,但荊州水軍駐紮的東麵襄江還在劉表掌握中,水軍弱的董賊無力封鎖江麵,這就意味著,劉表可以通過襄江,源源不絕的從荊州各地獲得補給與兵員,隻要荊州水軍還在,襄陽城就可以無限期的堅持,而董賊孤軍深入,後勤根本沒有,隻有靠收繳荊州各個州縣的糧草度日,堅持不了多久。”到這裏,周瑜不禁出得意的微笑,“根據劉表提供的情報,我分析了荊州各地存糧的情況,董賊的軍隊最多還能堅持半個月,再打不下襄陽,他就隻有退兵一條路了。”
“大都督的意思?我們根本就不用動手,董賊就會不戰自敗嶁?”程普陰陽怪氣的道:“難道大都督忘記了?董賊的雍並涼三州現在富甲下,糧草堆積如山,難道董賊不會從三州調糧調兵增援了?”
周瑜一笑,“董賊要調糧調兵早調了,他的三州富庶不假,可益州還是一片廢墟,絕大部分錢糧都要填益州那個無底洞,何況,北方戰事已停,董賊身旁還有袁紹立場不定,董賊不敢出全力攻打荊州,就是擔心袁紹的威脅,董賊孤軍攻打荊州就是一場賭博,賭的是戰決打下荊州,否則,他就要麵臨下士林群起而攻之。”周瑜的分析非常透徹,程普嘴上雖然不什麼,但心中卻也暗自佩服。
“既然董賊想戰,那我們就給他拖!”淩操點頭道:“拖到他糧草用盡,被迫撤軍,再乘機追殺。”
周瑜搖頭,“沒必要拖,而且6地上有西涼鐵騎在,董賊可以輕鬆逃走,而董賊的水軍遠不是我們對手,這點我們可以大加利用。”周瑜又指著地圖道:“你們看,董賊的水寨設在襄陽下遊四十裏處的河灣,三麵被6地包圍,僅有一條水路,這明顯是怕荊州軍襲擊他還未成熟的水軍,所以借6軍保護水軍。早在昨日,我已經修書一封與劉表,要他派水軍封鎖董賊水軍駐紮的港灣,待我軍到時,我計劃立即搶占襄江上遊,以火筏順流而下衝進港灣,火燒董賊水軍,待董賊6軍增援水軍時,再由荊州水軍拖住援軍,我軍在上遊忽然登岸,與荊州6軍聯合突襲董賊中軍大營,一舉擒殺董賊!此計即使不成,董賊的水軍也得消滅待盡,董賊隻有退兵一路,我軍再追殺不遲。”
淩操等眾將大喜,都對周瑜刮目相看,隻有程普心中佩服,嘴上不服道:“荊州軍肯聽大都督的嗎?願意幫助大都督借此戰揚名立萬?他們難道不想要斬殺董賊的蓋世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