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鍾表匠還是微微一笑,把表往桌上一放,拿起了這位青年詩人的詩集,意味深長地說:“年輕的朋友,讓我們努力幹好各自的事業吧。你應該記住:怎樣給人們帶來用處。”
詩人這時才恍然大悟,從心底裏明白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與其追求華而不實的東西,不如腳踏實地地幹些實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受青睞,立足生活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窮畫家的故事
有一個落魄潦倒的窮畫家,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理想,除了畫畫之外,不願從事其他的工作。而他所畫出來的作品,又一張也賣不出去,搞得三餐老是沒有著落,幸好街角餐廳的老板心地很好,總是讓他賒欠每天吃飯的餐費,窮畫家也就天天到這家餐廳來用餐。
一天,窮畫家在餐廳中吃飯,突然間靈感泉湧,不顧三七二十一,拿起桌上潔白的餐巾,用隨身攜帶的畫筆,蘸著餐桌上的醬油、番茄醬等等各式調味料,當場作起畫來。
餐廳的老板也不製止他,反倒趁著店內客人不多的時候,站在畫家身後,專心地看著他畫畫。過了好一會兒,畫家終於完成了他的作品,他拿著餐巾左盼右顧,搖頭晃腦地欣賞著自己的傑作,深覺這是有生以來畫得最好的一幅作品。
餐廳老板這時開口道:“嗨!你可不可以把這幅作品給我?我打算把你所積欠的飯錢一筆勾銷,就當作是買你這幅畫的費用,你看這樣好不好啊?”
窮畫家感動莫名,驚異道:“什麼?連你也看得出來我這幅畫的價值?看來,我真的是離成功不遠了。”餐廳老板連忙道:“不!請你不要誤會,事情是這樣子的,我有一個兒子,他也像你一樣,成天隻想要當一個畫家。我之所以要買這幅畫,是想把它掛起來,好時時刻刻警惕我的孩子,千萬不要落到像你這樣的下場。”
堅韌不拔常常是成功者的共同特征;但堅持錯誤的目標而且始終不自覺,卻是導致失敗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確立目標迅速行動
有一位哲學博士漫步於田野中,發現水田當中新插的秧苗竟排列得如此整齊,猶如用尺量過一樣。
他不禁好奇地問田中工作的老農,是如何辦到的。
老農忙著插秧,頭也不抬地要他自己取一把秧苗插插看。
博士卷起褲管,喜滋滋地插完一排秧苗,結果竟是參差不齊,不忍目睹。他再次請教老農。
老農告訴他,在彎腰插秧的同時,眼光要盯住一樣東西。
博士照他說的做了,不料這次插好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彎曲的弧線。
老農問他:“你是否盯住了一樣東西?”“是呀,我盯住了那邊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個大目標啊!”
“水牛邊走邊吃草,而你插的秧苗也跟著移動,你想這個弧形是怎麼來的?”
博士恍然大悟,這次,他選定遠處的一棵大樹。如果你的目標是漂移不定的,你將到達不了任何地方。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
有一位老師給學生們講了一個故事:有三隻獵狗追趕著一隻土撥鼠,土撥鼠突然鑽進了一個樹洞。這隻樹洞隻有一個出口,幾秒鍾後,從樹洞裏跳出了一隻兔子。兔子飛快地向前跑,後來爬上了一棵大樹。在樹枝上,兔子倉皇之中沒站穩,摔了下來,砸暈了正仰頭看的三隻獵狗,最後,兔子終於脫離了危險。
故事講完以後,老師問學生們:“這個故事中有什麼問題嗎?”學生們有的說:“兔子怎麼會爬樹呢?”
還有的說:“一隻兔子不可能同時砸暈三隻獵狗呀?”
“還有呢?”老師繼續問。直到學生們再也找不出問題了,老師才說:“可是還有一個重要問題,你們都沒有提到,土撥鼠哪裏去了?”
在追求某個人生目標的過程中,不要會被那些並不重要的細枝末節和毫無意義的雜事分散精力,忘記自己的初衷。
幼年時的興趣
發明輪船的富爾頓,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14歲的時候,他對製炮很感興趣,和一個造炮工人結為朋友。他們時常坐一條小船,到河裏去釣魚。河水流得很急,船在逆水前行的時候,隻靠一根竹篙撐動,又費勁,又緩慢。一次一次的勞累使愛用腦子的富爾頓思索起來:能不能造一樣東西來幫人劃船,既省體力,又可節省時間?
這個從生活需要所激發的創造思索,一天到晚都像影子一樣地跟隨著他。父母時常看到他在“發呆”——他在煞費苦心地捕捉創造的靈感,決心把這個既像玩具又是機器的東西設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