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一頭鑽進舅舅家的工棚中——那裏什麼工具和材料都有,可以隨著興趣施展自己的本領——幹了七天,帶回一件新奇的玩意,大家都不明白它的用處。富爾頓又到那一條湍急的小河中,不慌不忙地把那一件東西裝在小船上,用手搖動幾下,就聽到突突突的聲音響起來了,人在船上也感覺到船的抖動,船尾有一股被攪動的浪花翻滾著。奇怪,今天再也不需要用竹篙劃船了,它卻走得比往天快呀!夥伴們圍著含笑的富爾頓歡呼起來。那一件使大家驚奇得喊不出名字的東西,就是現在汽船上的輪子呀!
後來,富爾頓不斷地摸索改進,不斷地設計創新,使他終於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創造輪船的人才。富爾頓幼年時的興趣,啟導他選擇了終生從事的奮鬥目標。
一個人在生命的幼年階段,對周圍事物發生濃厚的興趣,可能是他終生成就的能源。
夢想
有個叫布羅迪的英國教師,在整理閣樓上的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練習冊,它們是皮特金中學B(2)班5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他本以為這些東西在德軍空襲倫敦時被炸飛了,沒想到它們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裏,並且一躺就是25年。
布羅迪順便翻了幾本,很快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自我設計迷住了。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學生說,未來的他是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中遊泳,喝了3升海水,都沒被淹死;還有一個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的總統,因為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學最多的隻能背出7個;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個叫戴維的盲學生,他認為,將來他必定是英國的一個內閣大臣,因為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過內閣。總之,31個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繪了自己的未來。有當馴狗師的;有當領航員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布羅迪讀著這些作文,突然有一種衝動——何不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25年前的夢想。當地一家報紙得知他這一想法,為他發了一則啟事。沒幾天,書信向布羅迪飛來。他們中間有商人、學者及政府官員,更多的是沒有身份的人,他們都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夢想,並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布羅迪按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
一年後,布羅迪身邊僅剩下一個作文本沒人索要。他想,這個叫戴維的人也許死了。畢竟25年了,25年間是什麼事都會發生的。
就在布羅迪準備把這個本子送給一家私人收藏館時,他收到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為我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在我的腦子裏,我沒有一天放棄過;25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隻要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麵前。”
布倫克特的這封信後來被發表在《太陽報》上,因為他作為英國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假如誰能把15歲時想當總統的願望保持25年,那麼他現在一定已經是總統了。
明確的目標和執著的精神是幾乎可以讓你實現任何植根於生活的理想,達成任何目標!
什麼是你的目標
小雷蒙6歲的時候,還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到底要幹什麼。周圍的人和各種工作都使他喜歡。
有時,雷蒙想當一名天文學家,為的是每天晚上不睡覺,用望遠鏡觀察遙遠的星星。有時,他又幻想當一名遠航船長,到老遠的新加坡去,到那裏為自己買一隻逗人的小猴兒。有時候呢,他渴望變成地鐵司機,好戴上一頂神氣的帽子到處走走。他也曾如饑似渴地想當一名美術家,在柏油路上為來往飛馳的汽車畫白色的行車線。有時,雷蒙覺得當個勇敢的旅行家也不壞,光靠吃生魚,橫渡四大洋……第二天,雷蒙已經急著要當一個拳擊家了,因為他在電視裏看了一場歐洲拳擊冠軍賽。拳擊家們你來我往打得真來勁!接著又播放了他們的訓練情況。訓練時他們打的已經是沉重的皮製的“梨”了,那是個橢圓形的有分量的沙袋。拳擊家們使出全身的力量來打這個“梨”,為的是鍛煉自己的攻擊力。雷蒙看上了癮,也想成為他們院裏最有力氣的人。
雷蒙對爸爸說:“爸爸,給我買一個‘梨’吧!”爸爸說:“現在是一月,沒有梨。你先吃胡蘿卜吧。”雷蒙大笑起來:“不,爸爸,我要的不是那樣的梨!你給我買一個平常練拳用的皮子做的那種梨吧!”“你要那個幹嗎?”爸爸問。“練拳唄。”雷蒙說,“我要當一個拳擊家啊!”“那種梨多少錢一個呢?”爸爸問。“值不了幾個錢。10盧布,要不就是50盧布。”“沒有梨,你就隨便玩點別的吧。你反正什麼也幹不成。”說完,爸爸就上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