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霸誠懇地對夏侯勝說:“孔子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果能在生前多學一些東西,那麼死的時候也會感到心滿意足,沒什麼遺憾的。千萬不要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過去啊!”

夏侯勝覺得黃霸說得很有道理,又被黃霸好學的精神所感動,便答應了黃霸的請求。於是,兩個人便把生死置於腦後,專心致誌地研究起《尚書》來。黃霸學而不厭,刻苦鑽研,終於把深奧難懂的《尚書》吃透了。夏侯勝在教學中溫故知新,又悟出許多新見解。三年以後,因事態變化,他們都被釋放出獄。這時,兩人的學問都大有長進了。

隨時都可以學習,隨地都可以學習。要把握住一切機會學習。

98歲的小學生

4年前,美國德州一名老人,98歲才背起書包,一償上學讀書的夙願,創下世界年紀最大小學生記錄;4年後,102歲的他,出版了一部長篇小說《索古德的一生》,又成為世界最老的處女作作家。接受媒體訪問時,這位百歲作家風趣地說,他的小說就像泡泡糖和街舞那樣,在美國可流行了。

“父親教我——躲避煩惱,母親要我——正直做人,我從小就銘記在心。”百歲作家這樣回憶著童年。1898年,喬治·道森出生於德州馬歇爾市的農奴家庭,4歲起就下田摘棉花,沒機會上學的他把種種曆練當做另一種形式的學習。

成家後,他常常“督促”6個子女做家庭作業,隱瞞不識字的事實,直到兒子當兵時才被發現,充分表現了他心底對不識字的遺憾。98歲那一年,因為一位掃盲教師米歇爾的誤闖,開啟了他上學的機緣。當米歇爾發現他是個近百歲的老人,邊道歉邊退出喬治家門時,喬治卻已經穿上外衣,興致勃勃地要跟著他去上學了。

喬治成了有記錄以來最高齡的小學生,掃盲班同學們起初張大嘴巴來迎接這位老同學,後來受他的精神感動,全班沒有一個人輟學。

喬治上學識字以後,在刊物上發表了一篇短文,引起西雅圖一位小學教師理查德的注意,理查德鼓勵喬治將他生動又富教育意義的故事寫下來。完成長篇小說的喬治,如今住在以稿費翻修的屋子裏,問起他的長壽秘訣,他眯著眼睛說,樂觀、飲食適量、不吸煙,最重要的是從不喪失信心。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很越來越發現知識的價值;所以,趁著年輕,在學習方麵多下苦功,才能避免將來的遺憾。

成熟期

101歲的哈裏·萊伯曼身材瘦長,臉上皺紋已深,下巴留著一撮胡須,頭發花白,但卻精神煥發,衣著也很講究,看上去最多不過80歲。

而80歲,這正是他開始學習作畫時的年紀!萊伯曼是在一所老人俱樂部裏和繪畫結下緣分的。那時,老人歇業已有六年。他常到城裏的俱樂部去下棋,以此消磨時間。一天,女辦事員告訴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體不適,不能前來作陪。看到老人的失望神情,這位熱情的辦事員就建議他到畫室去轉一圈,還可以試畫幾下。

“您說什麼,讓我作畫?”老人哈哈大笑,“我從來沒有摸過畫筆。”

“那不要緊,試試看嘛!說不定您會覺得很有意思呢!”

在女辦事員的堅持下,萊伯曼來到了畫室。過了一會兒,她又跑來看看老人“玩”得是否開心。

“嗬嗬,先生!您剛才在騙我!您簡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畫家。”她笑著對老人說。

不過,老人說的全是實話,這確實是他第一次擺弄畫筆和顏料。提起當年這件往事,老人頗有感慨:“這位女辦事員給了我很大鼓舞,從那以後,我每天去畫室。她又使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退休後的六年,是我一生中最憂鬱的時光。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等著走向墳墓更煩惱的了。從事一項活動,就會感到又開始了新的生活。”

繪畫,對於這位八旬老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消遣活動。81歲那年,老人還去聽了繪畫課,一所學校專為成年人開辦的10周補習課程。這是萊伯曼有生以來頭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學習繪畫知識。第三周課程結束的時候,老人抱怨任課教師、畫家拉裏·理弗斯從來不給他幫助指導。

“您給每個人講這講那,對我卻隻字不說。這是為什麼?”顯然,老人不高興了。

“先生,因為您所做的一切,連我自己都做不到。我怎麼敢妄加指點呢?”最後,理弗斯還自願出錢買下了老人的一幅作品。

就這樣,不到四年的光景,哈裏·萊伯曼的作品先後被一些著名收藏家購買,並進了不少博物館。美國藝術史學家斯蒂芬·朗斯特裏特寫道:“許多評論家、藝術品收藏家,透過這種熱情奔放、明快簡潔的藝術,看到了一個大藝術家的不凡手法。可以說,萊伯曼是帶著原始眼光的夏加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