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人說的全是實話,這確實是他第一次擺弄畫筆和顏料。提起當年這件往事,老人頗有感慨:“這位女辦事員給了我很大鼓舞,從那以後,我每天去畫室。她又使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退休後的六年,是我一生中最憂鬱的時光。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等著走向墳墓更煩惱的了。從事一項活動,就會感到又開始了新的生活。”

繪畫,對於這位八旬老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消遣活動。81歲那年,老人還去聽了繪畫課,一所學校專為成年人開辦的10周補習課程。這是萊伯曼有生以來頭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學習繪畫知識。第三周課程結束的時候,老人抱怨任課教師、畫家拉裏·理弗斯從來不給他幫助指導。

“您給每個人講這講那,對我卻隻字不說。這是為什麼?”顯然,老人不高興了。

“先生,因為您所做的一切,連我自己都做不到。我怎麼敢妄加指點呢?”最後,理弗斯還自願出錢買下了老人的一幅作品。

就這樣,不到四年的光景,哈裏·萊伯曼的作品先後被一些著名收藏家購買,並進了不少博物館。美國藝術史學家斯蒂芬·朗斯特裏特寫道:“許多評論家、藝術品收藏家,透過這種熱情奔放、明快簡潔的藝術,看到了一個大藝術家的不凡手法。可以說,萊伯曼是帶著原始眼光的夏加爾。”

1977年11月,洛杉磯一家頗有名望的藝術品陳列館舉辦了其第22桶展覽,題為:哈裏·萊伯曼一百零一歲畫展。這位百歲老人筆直地站在入口處,迎候參加開幕儀式的四百多名來賓,其中有不少收藏家、評論家和新聞記者。

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活力贏得許多參觀者的讚歎。老人說道:“我不既我有一百零一歲的年紀,而是說有一百零一年的成熟。我要向那些到了60、70、80或90歲就自認上了年紀的人表明,這還不是生活的暮年。不要總去想還能活幾年,而要想還能做些什麼。著手幹些事。這才是生活!”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人生才充實,才有意義。

自我超越

從前,有個年事已高的僧人,還在太陽底下幹著曬菜幹的活。有人問他:“敢問師父,多大年紀了?”“68歲。”

“既然這麼大年紀,那就歇著享享福吧,幹嗎還要累死累活,幹這活兒?”“因為有我存在。”老僧很風趣。

“那又何必一定要在太陽底下幹活?”“因為有太陽存在。”老僧的話,自有他的一番深意。誰說出家人消極?老僧不是在用一種最平實的方式在不斷自我超越嗎?既然生命不息,那就應該不斷進取,超越自我。

最後一次測驗

這是大學期末考試的最後一天。在一幢樓的台階上,一群工程學高年級的學生擠作一團,正在討論幾分鍾後就要開始的考試。他們的臉上充滿了自信。這是他們參加畢業典禮之前的最後一次測驗了。

一些人談論他們現在已經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則談論他們將會得到的工作。帶著經過4年的大學學習所獲得的自信,他們感覺自己已經準備好,甚至能夠征服整個世界。這場即將到來的測驗將會很快結束。教授說過,他們可以帶任何他們想帶的書或筆記,要求隻有一個,就是他們不能在測驗的時候交談。

他們興高采烈地衝進教室。教授把試卷分發下去。當學生們注意到隻有5道評論類型的考題時,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

3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試卷。學生們看起來不再自信了。他們的臉上是一種沮喪。教授俯視著他麵前這些焦急的麵孔,麵無表情地說道:“完成5道題目的請舉手!”

沒有一隻手舉起來。

“完成4道題的請舉手!”仍然沒有人舉手。

“完成3道題的請舉手!”“兩道題的!”學生們不安地在座位上扭來扭去。“那麼一道題呢?有沒有人完成了一道題?”整個教室仍然沉默。教授放下了試卷。“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結果。”他說。

“我隻想要給你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即使你們已經完成了4年的工程學學習,但關於這個學科仍然有很多的東西是你們還不知道的。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是與每天的日常生活實踐相聯係的。”

然後他微笑著補充道:“你們都將通過這次測驗,但是記住——即使你們現在是大學畢業生了,你們的教育也還隻是剛剛開始。”

學習是一生的事情,任何時候都不要試圖停止學習的腳步。

附近有沒有橋

看橘園的老張曾經看見一個老人在寒風凜冽中趟過小鎮東邊的那條河。老人在河邊把自己脫得一絲不掛,然後頂著衣服一步一步走下水去。老張喊住老人,說上遊有橋,老人說知道;老張又說下遊有渡,老人也說知道。但老人沒有回來,他一步一步離我遠去,在呼嘯的寒風中走向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