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也是我的一麵“鏡子”。一次,媽媽生病了,我勸媽媽別去上班了,她說:“不行,我要是不去,其他的同事,都要加大工作量了。我一定得去,不能連累大家。”然而,當別人有什麼事時,媽媽卻總是幫助別人幹活:讓她們早些回去。媽媽這麵“鏡子”告訴我:
人活在世上,應當更多地為別人著想。任何人的長處都是你的“鏡子”,同時,你的長處也可以做別人的“鏡子”。“鏡子”到處都有,隻要你認真去找。朋友們,用我們的心靈,用我們的眼睛去感應、去發現生活中的“鏡子”!
鏡子能如實地照出一個人的外貌,但卻不能反映一個人的靈魂。而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每個人都可以做你的“鏡子”,正如孔老夫子所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絆腳石
夏日的傍晚,失意的她徘徊在林間小路上,像是在尋覓著什麼,一不小心,她的腳被絆了一下,“好痛,”她的心不禁一顫,“討厭!是一塊絆腳石。”她狠狠地瞪了它一眼……一片“枯葉”忽上忽下地飄來,她死死地盯著這片“枯葉”……忽然,她張了張嘴,興奮地發現那片“枯葉”原來是一隻蝴蝶,已“飄”落在樹幹上休息,漂亮的翅膀還在微微顫動著,的確逗人喜愛。她真想抓住它,她伸出手,不行;踮起腳,還是夠不著。她呆呆地望著蝴蝶,迷惘地低下頭時,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她看見了那塊“絆腳石”,慢慢地移動那塊“絆腳石”,然後輕輕地站上去,一伸手就逮住那隻蝴蝶了。“多虧了這塊絆腳石。”她想,她又突然覺得很矛盾,“真的是這塊絆腳石幫了忙?”她像明白了什麼,微笑著放飛了蝴蝶……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可以阻礙我們的行走,也可以幫助我們攀高,生活中的挫折不也正像這“絆腳石”阻礙著我們去取得成功嗎?那我們怎麼來對待這些“阻礙”呢?
隻要我們勇敢地去承受,戰勝挫折,便會成為人生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使生活顯出五彩的斑斕;挫折,便成為一本書,我們在這本書上獲取知識。然後解答人生的種種“喜怒哀樂”。
麵對人生命中的一切挫折、阻礙,我們該做的是承受、跨越,在承受中,在跨越中慢慢感悟人生。
承受貧苦,跨越貧苦,我們會迎來富裕;承受哀痛,跨越哀痛,我們會走向幸福;承受失敗,跨越失敗,我們最終會走向成功。學會承受也就學會了使自己的心靈經受一生的磨煉,勇敢地去跨越所有的阻礙,才會實現幻後之實,苦中之樂。
願阻礙來得更多些吧,它會使我們更成熟、更堅強,使我們的人生更豐富。
正如文中所說,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可以阻礙我們的行走。也可以幫助我們攀高,生活中的挫折也正像這“絆腳石”一樣阻礙著我們去取得成功,那我們就要勇敢地去承受。戰勝挫折,便會成為人生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生活就會五彩斑斕,跨越失敗,我們最終會走向成功。
你看到的是星星什麼
培養一種凡事都可為的積極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你聽過兩個推銷員被派到非洲去賣鞋的故事嗎?其中一個推銷員在拍回公司的電報上寫道:“立即返回。這裏沒有人穿鞋。”另一個則寫道:“絕佳機會。將能賣出100萬雙,因為這兒還沒有人有鞋子。”
當你看到半杯水時,你會怎麼形容它?是一杯半滿的水,還是一杯剩下一半的水?當你想到交通信號燈時,是先想到紅燈,還是綠燈?小心點,你的人生態度會在此表現出來。記住,一個樂觀的人是當鞋子磨破時,僅會覺得更“腳踏實地”。
我曾聽過一個很好的故事。在二次大戰期間,一個住在美國中部的新婚妻子,隨先生駐防加州,住在靠近沙漠的營區裏。營區裏生活條件很差,先生原本不讓太太跟著一起吃苦,但是太太堅持一定要跟他去。他們隻找到了一間靠近印第安村落的小木屋。白天時悶熱難耐,連陰涼一點的地方都還有華氏115°(攝氏46°);風又總是一年到頭呼呼地吹個不停,把塵土弄得到處都是;旁邊住的全是不懂英語的印第安人漫漫長日極其無聊。
一次,她的丈夫必須外出兩周參加部隊的演習,剩下她一個人在家,她更是寂寞之至。於是,她寫信給母親說她要回家。母親很快回信給她,信中寫道:“有兩名囚犯從獄中眺望窗外,一個看到的是泥巴,一個看到的是星星。”
她將母親所寫的話看了又看,覺得很慚愧。“好吧!”她想,“我就去找那星星吧。”於是她走出屋外,和鄰近的印第安人交朋友,並請他們教她如何織東西和製陶。剛開始時彼此還有點生疏,但是當他們了解到她對這些真有興趣時,他們也真誠相待。她因此迷上了印第安文化、曆史、語言及所有有關印第安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