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愛情追求到底

前幾天,有人出題——“你能否將愛情進行到底”讓人作文,我心下一動:這提法雖頗為新潮,卻似有不妥。愛情是古往今來人們所汲汲追求的終極美好的幸福,緣何現代人又把“能否將愛情進行到底”視作問題,心存懷疑,信心疲軟呢?兩廂矛盾處,讓人懷疑這提法本身出了問題。愛情本屬人間的稀罕之物,由上帝每年限量生產發售,全球現有60多億人,怕是遠非你我這等俗物所配擁有,幸運之人一旦擁有,自然別無所求,焉有疑心不能將之進行到底之理?所以,對我輩來說,不是能否將愛情進行到底的問題,需要操心的是能否獲得上帝的垂青,賜與愛情?因為愛情不僅是美好的,追求愛情也是艱難的。

從古至今愛情都是難的,對於現代人來說,擁有愛情恐怕要難於上青天。這是因為,愛情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普通婚姻,也不等同於現代社會中泛濫的性愛。在我看來,性愛隻是偏重於男女兩性間的肉身的愛,一般意義上的現實婚姻也大多是基於太多的利害權衡之後,滿足於男女雙方“你對我好,我對你好”的善德式的倫理之愛,性愛加上一般婚姻的倫理之愛也不能等同於真正的愛情,本真意義上的愛情是基於偶在個體的男女之間的靈魂與肉身共契的生命自由之愛。這種愛情的奧秘在於人的靈魂之愛,其最高境界是傾空自我的愛之奉獻。

為什麼說這種愛才是人類本真意義上的愛情?為什麼說追求愛情是艱難的?我們知道:人是有靈魂的,人的本真存在是靈魂的存在,靈魂是人的生命之根本。人縱然有性別、形體、容貌、性格、修養、趣味、財富和地位等等外在和內在的差異,但究其根本,人的最大差異是人靈魂上的差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價值欲求和生命感覺,而不同的生命價值欲求和生命感覺便形成了人的不同靈魂:有的人趨向物欲的滿足,有的人則趨向精神的完整;有的人更重視安全、依從權力,有的人則更追求自由和自我;有的人更相信外在的奇跡,有的人則更相信內在的信仰。不僅人的靈魂存在重大差異,人的肉身感覺也千差萬別,存在著不同的體感。肉身是人靈魂的居所,不同的靈魂棲居在不同的體感上形成為複雜的千差萬別的人。世界上沒有兩顆完全相同的靈魂,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由此,本真意義上的愛情,不僅發生在人的肉身層麵上的契合,更源自於兩性間靈魂層麵上的深深共鳴,愛情要求的是男女在靈魂與肉身上的雙契,這對於相互差異的人們來說,追求靈魂另一半的絕配無異於一種永恒的探險,是不易成就的。況且人又是有限的存在——有限時空中生存的有限的人,即令放你滿世界去尋找,誰又敢擔保茫茫人海中就能那麼偶然地找到?即令如法國影片《紅》中的退休老法官麵對偶然相遇的瓦倫婷姑娘,雖心靈相通卻又無法相愛而隻能暗歎人生背謬、造化弄人了。

既然如此,人為什麼還要追求這種過於艱深的愛情呢?輕逸的性愛不是更讓人興奮嗎?這是因為作為偶在個體的現代人的靈魂總難免孤獨不安。靈魂的孤獨來自於現代人對個體生命的有限性和偶在性的深刻體認:人“生年不滿百”,生命最有限的,人終有一死,世上哪個人不是獨自地生,又獨自地死呢?而死亡的不可抗拒、不可預測又使人深深地產生生命的不完滿感和孤獨感。人在世又是一種偶在,人的生命隻是一段偶然地存在:偶然地生,偶然地死,追求完美自由的生命常常被偶然和無常所打斷,這種無法自持、無法把握的生命意義又在哪呢?它是否隻在對於彼岸的信仰,抑或是外在於生命的曆史進步中?不僅生命的意義很難探尋,偶在的個體之間又因為內在靈魂的差異和外在利害的相爭而難以真正理解、溝通,靈魂的孤獨無依便不可避免,而愛情是男女雙方兩顆同樣孤獨無依的靈魂在此岸的茫茫人海中相互找尋,愛情也許就是那無邊暗夜裏泅渡人生虛無、孤寂的荒海中的一隻方舟,偶在、孤獨的生命因相互之間的應答、共契,而在對對方的愛中獲得了生命的存在意義,實現了生命的無比自由和歡愉。愛是忘我的無私奉獻,在共同的愛的偉大創造中,奉獻自己生命中的一切,傾空自我,融化在愛的過程裏,從而走向超越自我,超越死亡的愛之最高境界。

愛情無疑是艱難的,但愛情也是偉大的,是對孤獨不安的靈魂的偉大拯救。人一生總是在無限的欲求與有限的能力之間痛苦失衡著,在泥沼般的人生長夜裏,愛情就是照亮人生仍然不乏美麗、潔白的光亮,也許我們能夠幸運地找到彼此,一起燃起這偉大的光亮,也許我們不能,但也許堅持就是勝利,堅守愛的信仰,把對愛情的追求進行到底。對於身患唯我的功利主義疾病,心性已經迷失的現代人來說,愛情顯得過於艱難,過於沉重,已然成為物欲世界裏的一種孤絕的理想。但懷抱著永恒的愛之理想艱難地活著,人就已經在福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