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擁有自信——你就擁有一切(1)(1 / 3)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既然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就一定要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身為青少年的我們也許還未找到,不要放棄、不要悲觀、更不要自暴自棄,這個時候必須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肯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綠洲,這就是自信。

保持自信:遠離虛榮是成功的要素

進入青春期,我們的身體急速發育,當我們長到十四五歲時,很可能長得人高馬大,身高甚至超過父母。但盡管如此,我們的心智卻尚未成熟,在心理上的發育大大滯後於生理發育,我們的內心還很幼稚,對自己的言行任意放縱,很多道理都懂得,就是說到做不到,自控力較差。

與此同時,我們還會麵臨著各種青春問題:身體的困惑、心裏的疑惑、學習的壓力、人際交往的煩惱、父母的不理解等。麵對這些問題,我們焦慮、緊張、厭煩、絕望、多愁善感、情緒低落、筋疲力盡,如此種種,產生了一係列的心理問題。

可惜,這些問題我們的父母不知道,我們自己也不懂,隨著矛盾越積越深,導致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感受挫折的打擊,體會痛楚的感覺,讓自己的知覺漸漸麻木,讓自己夢想的翅膀慢慢萎縮。這時,如果我們能夠從各方麵來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那麼,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或者說根本就不成問題。

事實上,古今中外,凡是對人類社會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不管他們是在政界、藝術界還是科學界、商界,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我們青少年也應該努力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以一種健康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任何時候都要對自己充滿信心。

自信心是指對自己和自己能力的信任。培養自信心的過程是不斷地超越自己,產生一種來源於內心深處的最強大力量的過程。自信心是打開一個人生命潛能大門的鑰匙。沒有自信心,就無法開發人的潛能,更不要談成功了。

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培養自己的自信心。我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增長知識或訓練自己的技能上,而忽略了對自己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養,這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的錯誤做法。因此,每個青少年必須明白,我們不論將來從事什麼職業,做何種偉大事業,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須是一個有尊嚴和自信的人。樹立和保持自信首先要做的就是褪去自己虛榮的外衣,呈現一個真實的自我。所謂虛榮,就是一個人用一些外在的、表麵的榮譽來提高自己的價值,彌補自己內在的不足的行為。愛慕虛榮的人往往通過這種行為來贏得別人或者社會的認同和尊重。虛榮是一種很複雜的心理現象。讓我們一起來看這樣一個故事:

吳萍是一個漂亮的女孩,但是卻不怎麼招同學們喜歡,因為大家認為她太愛慕虛榮了。

吳萍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沒有什麼顯赫的地位和權勢,而她總是羞於承認這一點。在同學麵前她總愛吹噓自己有個親戚是什麼局長,對於自己的父母卻幾乎閉口不提,有時甚至會表現出一種厭煩的情緒。同學問她原因,她卻借口說跟父母有代溝。

吳萍總是這樣貪圖虛榮,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怎麼喜愛她了。

我們通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吳萍之所以貪圖虛榮,其實是源於內心深處的自卑。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青少年都具有虛榮心,虛榮心理的產生往往是那些缺乏自信、有著強烈自卑感的人進行自我心理調適的一種結果。這些人為了緩解或擺脫內心存在的自慚形穢的焦慮和壓力,試圖采用各種自我心理調適的方式。這種方式包含那些通過外在的榮耀來彌補自己所謂的不足,縮小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從而贏得尊重等行為。虛榮心便由此產生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虛榮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人往往由於極度自卑而變得極度虛榮。在虛榮心的驅使下,往往隻追求麵子上的好看,不顧現實的條件,最後造成危害。在強烈的虛榮心支使下,有時會產生可怕的動機,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因此,虛榮心是要不得的,我們青少年應當克服虛榮的心理障礙。

通常情況下,虛榮心的產生和人的某些心理需要有關。一旦人的某些需要無法得到滿足,就會通過某些不適當的手段來獲得。比如,有些人家裏窮,反倒吹噓自己家裏多麼富裕;有些人明明辦不到某件事情,卻吹噓自己有多大能力;更有甚者,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觸犯了法律。他們之所以如此虛榮,都源於對自己的極度不自信。

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不會因為貧窮而感到羞恥;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不會因為有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感到難堪;一個充滿自信心的人不會因為別人一句批評的話而感到憤怒。相反,他會發奮努力自強起來,他會努力地提高自己,鍛煉自己,增強自己的能力,會認真地分析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因為人無完人,沒有人天生就是天才,沒有人天生就不犯任何錯誤,況且犯錯誤也不能證明他什麼都不行,都不如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