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恒河沙,恒河沙數(1 / 3)

【醉酒寒蟬】1,恒河沙數。

恒河:南亞大河,印度第一長河。比喻數量多到像恒河裏的沙子那樣無法計算。

出處。

《金剛經·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補充:在《金剛經》中,佛陀用了雙重比喻來說明數量之多:假設恒河兩岸的每一粒小沙子都代表一條恒河,所有恒河兩岸的沙子的總數,就叫做“恒河沙數”。現在一般詞典都簡化為一重比喻(隻說恒河兩岸的沙子),其實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了。)

事例。

吾願~仙人,並遣嬌女,婚嫁人間,則貧窮海中,少苦眾生矣。清·蒲鬆齡《聊齋誌異·鳳仙》

衍生。

用語。

恒河,是印度的第一長河。《大智度論》卷七說:“問曰:‘如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超)過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數等?’答曰:‘恒河沙多,餘河不爾。複次,是恒河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現見,故以為喻。複次,諸人經書皆以此恒河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恒河沙為喻。複次,餘河名字屢轉,此恒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恒河沙為喻。’”後來用以形容數量多得像恒河裏的沙粒那樣無法計算。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顧自古及今,遭喪者恒河沙數,何以獨示兆於是夜?”

講解。

2,恒河沙。

恒河沙(梵文Ganga-nadi-valuka),為佛教用語,也做恒河砂、恒砂、恒沙等。恒河,為印度五大河之一。發源於西藏的雪山(喜馬拉雅山),向東南流,注入孟加拉灣。其源高且遠,其河寬且長,河中的沙,因細故多,為閻浮提諸河所不及,又為大家所悉知悉見,所以佛說法時,常以譬喻極多之數。恒河沙也是漢字文化使用的數量單位,恒河沙作為數量單位由於不同的時代和地區有著不同的大小,到現在人們仍然對其的解釋有分歧。通常指10的52次方到10的56次方的數量值。

量詞。

自乘係統(萬萬為億,億億為兆):代表的是10的2^14次方,即代表的是10的16384次方.

萬進係統(萬萬為億,萬億為兆):代表的是10的52次方。

十進係統(皆以十遞進):代表的是10的13次方。

恒河是佛生處,吉祥之地,象征人人有美好的天性。

恒河沙平平常常,可每一粒沙子都蘊涵無窮能量,等待人們去開發,象征每一個平凡人都有偉大的潛能,具有無限價值。

恒河沙數,本為佛經用語。恒河,南亞大河,比喻數量多到像恒河裏的沙子那樣無法計算。《金剛經·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補充:在《金剛經》中,佛陀用了雙重比喻來說明數量之多:假設恒河兩岸的每一粒小沙子都代表一條恒河,所有恒河兩岸的沙子的總數,就叫做“恒河沙數”。現在一般詞典都簡化為一重比喻(隻說恒河兩岸的沙子),其實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了。)

吾願~仙人,並遣嬌女,婚嫁人間,則貧窮海中,少苦眾生矣。——清·蒲鬆齡《聊齋誌異·鳳仙》

計數單位排序。

計數單位依次為

個、十、百、千、

萬、十萬、百萬、千萬、

億、十億、百億、千億、

兆、十兆、百兆、千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