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小心,漏水的船(1)(3 / 3)

在晚年時,他整個冬天差不多都在法國的裏維拉或意大利度過,在那裏進行日光浴。在他故鄉花園裏,有一間可以旋轉的茅屋,使他每天可以得到充足的陽光。蕭伯納在談到良好生活習慣時說:“衛生並不能治療疾病,但能防止疾病,如果一個人過著合理的生活,安排適當的食物,就不至於生病。如果能夠數十年孜孜不倦地堅持身心鍛煉,保持樂觀主義的態度,就一定能延年益壽,並且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是先天遺傳因素與後天生活方式共同來決定的。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宣布說:每個人健康長壽的60%是取決於自己,15%是取決於遺傳因素,10%是取決於社會因素,8%是取決於醫療條件,7%是取決於氣候的影響。也就是說,長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每個人健康長壽的60%,取決於自己,這就說明人可以自己駕馭自己。所謂“取決於自己”,主要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某種長期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會使遺傳因素產生變異。受生活方式和習慣的影響,健康者能變成病夫,病夫也能變成健康者。難怪英國哲學家艾蒙斯說:“習慣要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壞的主人。”因為健康來自於好的生活習慣,疾病來自於不好的生活習慣。

有一位小有名氣的作家,20年前身體結實,精力充沛,身上無任何遺傳疾病。他自恃體“壯”,而忽視了對壞習慣的抗拒。對吸煙、喝酒不加約束,放縱自己;生物鍾常常“錯點”,白天睡覺,晚上工作;性格孤僻,與周圍的人關係冷漠。20年後,與胃癌、肺癌、心髒病交上朋友,還不到50歲就與世長辭了。由此可見後天生活方式及習慣對人的健康是多麼的重要。

如果人們能自覺地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同危害身心健康的不良生活習慣、疾病以及衰老進行鬥爭,不斷地調整心理和肌體平衡,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符合衛生保健的要求,提高綜合性自我保健能力,就能達到身心健康和益壽延年的目的。

著名作家古龍先生說:“一個人的習慣,往往是別人都知道,而自己卻是惟一不知道的人。”世界衛生組織提醒大家:“大約在2015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現代生活方式而引發的疾病將成為世界頭號殺手!”

一句箴言:好習慣養成得越多,駕馭自己的能力越強。

疲勞之前多休息

疲勞的人容易心情憂慮,至少更容易使你產生憂慮。

任何一位略懂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疲勞會降低身體免疫力,而任何一位心理學家也會告訴你,疲勞同樣會降低你對憂慮和恐懼等感覺的抵抗力。所以,防止疲勞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可以防止憂慮。

雅格布森醫生是芝加哥大學實驗心理學實驗室主任,他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研究放鬆緊張情緒的方法在醫藥上的用途,同時他還寫了兩本這樣的書。他認為任何一種精神和情緒上的緊張狀態,在完全放鬆之後就會消失了。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放鬆緊張情緒,憂慮也就隨之解除了。

丹尼爾說:“休息並不是絕對什麼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補。”在短短的休息時間裏,就能有很強的修補功能,即使隻打五分鍾的瞌睡,也能做到防“疲”於未然。

棒球名將邁克爾說,每次出賽之前如果他不睡一會的話,到第五局就會覺得筋疲力盡了。可是如果賽前睡一會的話,哪怕隻睡五分鍾,他也能夠賽完全場,並不感到疲勞。

有人曾問過羅斯福夫人,她在白宮的12年裏,是如何應付那麼多繁忙的事務。她說,每次接見一大群記者或者是要發表一次演說之前,她通常都坐在一張椅子上或是沙發上,閉目養神20分鍾,從而保持精力充沛。

吉恩?奧特裏是一位馬術比賽的著名選手。在他將要參加世界騎術大賽時,他總是在他的休息室裏放上一張行軍床,“每天下午我都要在那裏躺一會,”吉恩?奧特裏說,“當我在好萊塢拍電影的時候,我常常依靠在一張很大的軟椅子裏,每天睡一兩次午覺,這樣可以使我精力旺盛。”

愛迪生也認為他無窮的精力和耐力,都來自於他能隨時想睡就睡的習慣。

像故事中提到的人那樣,多休息會讓人精力充沛。亨利?福特80歲大壽時依然精神矍鑠,他看起來總是那樣有精神,那樣健康。有人問他保持精力旺盛的秘訣是什麼,他說:“能坐下的時候我絕不站著,能躺下的時候我絕不坐著。”這真是聰明人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