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小心,緊繃的弦(2)(1 / 3)

著名的廣播新聞分析家卡騰本年輕時曾有一段成功的推銷經曆,他雖不懂法語,卻能將一種立體幻燈機成功地在法國推廣。卡騰本曾對渴望成功的青年人說道:“我們常常覺得運動對身體很重要,以致還沒睡醒就起床到處活動。其實,我們更需要的是精神、心智上的運動,以便促使我們將成功的計劃付諸行動。所以,每天不妨給自己說些鼓舞信心的話。”

這個道理在心理學上是絕對正確的。18世紀以前,馬可斯?奧瑞裏亞斯在《沉思錄》中有這麼一句話:“生命是由思想組成的。”這句話在今天也仍然是至理名言。

每天多跟自己交談,可以啟發我們思考什麼是勇氣和幸福,什麼是平安和力量;每天跟自己談些充滿感激的事,這樣,你心靈的天空就會無比廣大,溢滿歡樂。

一句箴言:對自己的心靈和善友好,有一天你會發現心情會比從前要好很多。

抓住現實的時光現在是最實在的,永遠不會背叛你的存在,過多的浪漫隻會讓你在空想中變老。

今天想明天,真到了明天卻又在懷念昨天,到什麼時候才能麵對現實呢?

有時間時沒有錢,有錢時沒有時間,錢和時間都有了的時候卻又沒有了好身體。今天想明天,真到了明天卻又在懷念昨天,到什麼時候才能麵對現實呢?

曾經有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孩給一位老師寫過這樣一封信:“我白天要上班,晚上要上夜大自考班,整天好像是緊張充實,又像是渾渾噩噩,我沒有時間去看清晨的日出和彩霞,晚上與星星談心,駐足於草坪花叢聽花草生長的聲音。我幻想著有一天我能放下這一切的俗務,到海南到西雙版納到夏威夷去度假,那時我該有多快樂……”

在給女孩回信時,那位老師這樣說道:“你的幻想是很美麗的,足以讓世上的大多數人動心,但也許它實現的機會很小。其實要享受生活、要快樂並不需要那麼多的附加條件,你現在完全可以做得到。你雖然很忙碌,但完全有時間有條件滿足你與太陽、星星、花草的約會,不要把這些享受留待明天。隻要你今天有享受的心情,你就完全能做到。明天會有明天的不如意和製約條件,那些是靠不住的,甚至你還會懊惱今天沒有好好享受年輕的心情與生活呢。快樂、放鬆與享受生活不需要太多的條件與借口,最需要的隻是一種平靜看待今天的現實的心態。給自己今天的快樂,另外一個時間會有另外一種快樂,錯過了今天,你也就錯過了今天的快樂。而且不隻是休閑娛樂中有快樂,工作、學習中也有快樂,它隨處躲藏,需要你用心靈去體會。”

現實是一種難以捉摸而又與你形影不離的時光,如果你完全沉浸於其中,就可以得到一種美好的享受。抓住現有的時光,是玩耍的時間就盡情地玩耍,是休息的時間就暢快地休息,是工作的時間就認真努力地工作。怎麼能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呢?抓住現在的時光,這也是你能夠有所做為的惟一時刻。不要期待在將來生活的某一天,猛然間會發生奇跡般的轉變,你一下子變得事事如意,幸福無比。未來永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美好、如詩如畫,它也隻能是將來的一種切切實實的現實。

職場中工作壓力使然,回避現實幾乎成為一種流行疾病。社會環境總是要求人們為將來犧牲現在。根據邏輯推理,采取這種態度就意味著不僅要回避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遠回避幸福——因為將來的那一刻一旦到來,也就成為現在,而我們到那時又必須利用那一現實為將來做準備:幸福遙遙無期。而且終有一天,我們又會陷入對以往的追悔中,這是得不償失的。

“啊,那時候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每個階段的樂趣都被他們錯過,他們就在這種明天與昨天的交替中失去了今天,今天最終也會將你拋棄。

因為人是需要忠於自己的良心,由此來對自身作真切的剖析與認識,才能活得自由自在。就連隻是將郵票貼在信封上粘好、準備寄出去,或者看看電話答錄機是否有人留言,或是將上個月就應該寄出去的謝函補寄出去的這樣的小事,竟一件都沒有做到!我們總是常常將這些舉手之勞的小事一拖再拖,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總是期待明天,期待未來,終將會貽誤你一生。

一句箴言: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有時候,不妨妥協一下世事多波折,有時,適當地妥協,彎一下腰,可以省掉不少麻煩。

張之洞深諳妥協之道,他不僅善於委曲求全,還深刻理解了“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所以他常常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逞一時之強,而是委屈自己適應現實的需要,等到為自己積累了堅實的基礎之後,再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從而達到建功立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