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手少陰心經(1 / 2)

衛濤眼界不廣,雖有明師,得的指點也不多。

可就算這樣,以他的見識眼界都知道,若想要劍利,有很多種辦法,無論哪種辦法,都比這斬天劍訣高明許多。

最簡單的辦法有兩種:一是煉劍材質夠硬,打造劍器時,磨得夠鋒利。

再者,在劍上刻畫鋒銳法陣,有了法陣加持,就算凡鐵亦可化神兵。

除了這兩種最簡單的辦法,還有許多種可以鋒利劍器的法門,比如說以五金精氣蘊養劍鋒,或是引罡煞之氣打磨,再或是以凶獸精魂血液長年浸泡,以水火二氣交融煆燒……

種種法門,哪一個的效果都比直接用自身靈氣蘊養要高明百倍。

當然,要說一點作用沒有,倒也不見得,衛濤想了想,如果真按此法,時刻用自身真氣蘊養劍器,天長日久之下,劍器鋒利多少雖然有限,但不出意外,卻會令劍器增些靈性。

可劍道博大精深,衛濤這個純粹的門外漢,懂得更少,所以隻是隨便想了想,就把它放在一旁,不去理會了。

另五門小法術,他現在也沒心思細看,抬步就進入了三層。

三層與前兩層又是不同,守護此層的也不再是童子,而是一個麵容枯老的老頭兒。

衛濤上了樓來,那老頭兒看都沒看他一眼,更別說打招呼了,隻是盤坐在角落裏,手中拿著一本紙質書籍,在靜靜觀看。

除了這老頭兒外,還有一個道裝少年,一副娃娃臉,時刻都保持著親切的笑容,左右招呼著客人。

衛濤看了他幾眼,發現這少年身上靈機隱晦,舉止之間,雖無出奇之處,但氣韻十足,眼中神光內斂,顯然修為不凡,雖然一時之間看不出修為深淺,不過想來,也不是自己現在比得了的。

他也不氣餒,修士的目標不同,但十之七八,都是為了長生道果,若說攀比,也是與自己,或是自己的同門師兄弟攀比,對於不關已事的外人,隻要不是敵人,那就無須放在心裏。

舉目四顧,這裏的玉簡更少,四麵牆壁上隻掛著幾十枚,每枚玉簡外,還都布置著一個個小形的法陣,顯然想拿在手裏,都得經過允許方可。

衛濤也不以為意,打量了一下,發現這裏玉簡雖少,但人卻不少,足有近三十人在此地流連。這些人修為也不盡相同,有那剛入門的少年童子,也有高深莫測的前輩。

這些人的打扮也是千奇百怪,有那著道裝的修士,也有赤膊的大漢,有蒙臉的女子,也有臉畫紋身的怪人……

衛濤掃了一眼,心裏雖然驚訝,但想了想,這裏是什麼地方?散修聚集之地啊,再奇怪的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明白了這點,他也不去理會,轉頭開始認真打量四麵牆壁上的玉簡。

這些玉簡就又不同了,法術雖也有,但更多的,卻是道法,也就是說,是修行法門。

比如說,“金水相生訣”,“坎火鍛脈法”“太陰煉神訣”“神魂交煉法”這類的功法道術。

除了道法,還有些雜學,如“兩微四象法陣”“鬼祭法壇”“九轉九變離火煉丹術”“避五毒七瘴之天蠶盤絲手套的煉製法訣”等等,不一而足。

而這些玉簡,無論是功法道術,還是雜學旁術,介紹也不像下麵兩層那麼吹虛得驚天動地。多數玉簡上,除了點明法訣作用外,連修行有成會擁有什麼樣的實力都未說明。

可正是這樣樸實無華,反而令人更加信服。

比如說“坎火鍛脈法”的玉簡上,就隻簡單介紹:熟記此法,可以坎火威能凝練體內六處大脈,適合火屬體質修士修行。

除此之外,再無他言。

衛濤眼神發亮,很多功法,隻看名字和介紹他就覺得其中奧妙與混元功有所關聯。

他隨便選了一部名為“手少陰心經”的功法,一回頭,那娃娃臉少年就湊到近前。

掃了一眼玉簡名稱,少年就笑著簡單介紹:“手少陰心經,含左臂九處大穴,通心肺,五行屬金屬水,到是正合道友此時修為,若以這九處大穴為引,以此玉簡中法門凝練竅訣,有成後,心脈通暢,金精之氣入肺,若修行刀劍之術等法門,正是合用。”

衛濤微微驚訝,這少年,隻是看名字就知道這功法的作用,見界倒是淵博!

“嗬嗬,道友勿驚,我在此地已值守三十年,這些功法雖然多數都修行不得,但其作用,卻多少都得懂些,否則別人一問,豈不露怯?”那娃娃臉少年笑著解釋。

衛濤點頭,倒也是,賣貨的不知道自家貨物優劣,也實在不算稱職。

不過聽他說,在此地已經值守三十年,衛濤也反應過來,修行界,從臉上,是看不出對方年紀的,別的不說,就說他自己,活了快二百歲了,不也一副青年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