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章 姻幻(上)(2 / 3)

喜慶的,是大會結束以後傳出消息:公主也要大婚了!而駙馬爺就是林輿。

“大喜啊!大喜啊!”許多人歡呼著的同時心裏也在念叨著:咱們這位大齡公主,總算是嫁出去了。至於這件婚事背後所蘊含的政治意義,大家也就心照不宣了。

一場盛宴就這樣在興奮中開場,在和諧中進行,在喜慶中結束。不過,出於某種考慮,楊應麒並沒有特地留下代表們來喝林輿的喜酒,婚禮被安排在大部分代表返回之後。

進京,串門,討論,投票,慶祝,回鄉……

這一切仿佛是由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指揮著,至於真正的決策,大部分在會議召開之前就磋商好了。核心領導層的意誌依然很藝術地控製著這一切,代表們似乎樂於這種安排,而民眾也都很享受漢政權的這種務實的政治。

林輿和折雅琪成婚那天,京城夠資格的人物都到場來賀了,甚至連韓昉也來了。唯一令人歎息的是,大漢皇帝折彥衝沒能出席。不過楊應麒在感傷之餘還是顯得很高興,罕有地多喝了兩杯,不過在眾人眼中,今日之楊應麒已非昔日之楊應麒,大家覺得執政大人雖在醉態當中,眼睛裏卻仍有與眾不同的威嚴,所以都幹笑著相陪,最後還是在楊開遠的暗示下,新郎官上前相勸,將他攙扶了進去,宴會才宣告結束。

楊應麒回到房間之後便推林輿道:“行了行了,你扶我幹什麼!快洞房去。”

趙橘兒在一旁聽見忍不住掩嘴偷笑,林輿對趙橘兒道:“姨,今晚我來伺候他。”趙橘兒點了點頭,便推說要去拿醒酒湯。林輿幫父親脫了鞋襪,扶他上床,楊應麒笑道:“新郎官,快去找新娘吧!你是娶老婆,又不是嫁人!雖然是做了駙馬,可又不用住進宮裏去!你老子雖然號稱老麒麟,其實還不老,往後的日子長著呢。又不是七老八十的,還怕‘子欲養而親不待’不成?”

林輿笑道:“咱們爺兒倆日子固然長,但我和公主的日子更長,所以也不用急著洞房。”

楊應麒哈哈大笑道:“好,好,好!說得好!我這一輩子,算來差點就完滿了。有子如此,有妻如此,有國如此……”說到這裏忽然眼睛眨了兩下,眼簾攔住了一層晶瑩道:“就是兄弟們還沒一個白頭就已經不全了……唉,唉,唉--”

林輿斂了笑容,道:“爹,過去了的事情,就別想了。免得傷了身子。”

“嗯,不錯,不錯!”楊應麒臉上的紅暈不知是因為喝酒還是因為興奮:“大哥雖然現在狂不知人事,二哥五哥又已經逝世,不過他們如果看到今日的局麵也一定會感到安慰的!”

林輿隨口道:“那六伯呢……”話才出口便後悔了。

“老六啊……”楊應麒望向虛幻處,好像蕭鐵奴就站在那裏一樣:“是他自己要打的,我沒辦法!不過,現在他看到蕭駿這麼有出息,或者也會很欣慰吧。”

“蕭駿?”林輿奇道:“蕭駿怎麼了?”

“他多半是把耶律大石給打敗了。”楊應麒含笑道:“現在他大概還在繼續西進的路上。前幾天樞密院才收到他戰事彙報,說西線多吃緊多吃緊,問我們要錢要人。哈哈,哈哈,好孩子啊!好孩子!輿兒,你可猜得出他是在作什麼打算麼?”

林輿想了想,說道:“我看戰事也許吃緊,但形勢未必不利,要真吃不消說不定他就退回來了。現在要錢要人,多半是為了繼續西進,甚至……甚至是想在域外立國!”

楊應麒連連點頭,說道:“不錯,多半是這樣。”

林輿問道:“那爹爹給不給他錢、人?”

“給!當然給!”楊應麒笑道:“現在咱們形勢好,可以給他一點支持的。我還給他製了一麵極大的狼頭獅子旗,算是叔叔給侄兒的禮物!”

林輿道:“可爹爹不怕將來養成外患麼?雖然六叔對大漢是反叛,但在蕭駿那裏……也許他將我們看作殺父仇人也說不定。”

“嗬嗬,不怕,不怕。”楊應麒道:“有邊患,不一定是壞事。問題是要控製得住。蕭駿若在漠北遊蕩,哪怕隻剩下幾千人,久而久之也可能會養成大患。現在他去到河中地區,就算讓他把大食諸國都滅了,兼備了波斯之馬與河中之糧,再要越過天山大漠而東侵也斷斷沒有成功的可能!我不知道他是否恨我,就算他真的很恨我,這裏也畢竟是他的故國,等將來我死了,他多半也會放下的。”

林輿聽到一個死字心中害怕,忙道:“爹!你長命百歲!”

“哈哈,長命百歲麼?”楊應麒瞪著床頂說:“活那麼長幹什麼!再有個三十年就夠了,十五年讓我治理好這個國家,十五年讓我安養晚歲,夠了,夠了。”

林輿聽得呆了,喃喃道:“十五年……十五年……太長了……”

楊應麒一愣,道:“太長?”

“嗯。”林輿道:“我怕十五年後,你都變成皇帝了。”

楊應麒又是一愣,隨即大笑道:“皇帝?哈哈,我才不做呢!”

林輿道:“可是萬一到時候我或者我那兩個弟弟想做太子,那怎麼辦?”

楊應麒第三次聽得愣住了,哼了一聲道:“胡說八道!”

林輿道:“爹,你從掌控漢部內政開始到現在掌控國家,都有二十多年了。再過十五年,我怕整個大漢就會變成你的筋骨,你的脈絡,你的血肉!我怕到時候你收不了手了!”

“不會,不會!”楊應麒道:“我清醒得很呢!我有計劃的!我知道我在做什麼!”

林輿又道:“可是爹爹,你難道沒聽外麵的人怎麼議論你麼?你當執政這才不到三年啊!人家都已經懷疑你要做皇帝了!現在還相信你的,也隻有皇後、三伯和我們幾個了。就連四叔都在背後抱怨你太過專斷呢!這次元國民會議三伯會提出韓昉來,雖然他沒有堅持到底,但其實也是一種表態啊。”

楊應麒不屑道:“外麵的人,理他們做什麼!那不過是聚集在京師的一班滿腹牢騷者罷了!你三伯這次是糊塗了!我知道他沒安壞心,可未免太小看我了!至於你四叔,不說也罷!華夏的國運顛簸了這麼多年,到現在才開始走上正道,我不會為了一些人的懷疑和另外一些人的牢騷就放手的!我答應過大哥,也答應過自己:一定不會讓這個國家再次脫軌!輿兒,那些個閑言閑語你不用理會!這兩年都是我管得太鬆了,天下好的、壞的,有居心的、沒腦子的,全都往都城擠,這才弄得京師烏煙瘴氣!等你和雅琪成婚之後,盡管到京師以外的地方走走!看看老百姓過的日子比十年之前如何,比五年之前如何,比三年之前如何,就知道誰對誰錯了!你去問問他們,就知道他們支持誰!”

“他們當然會支持你!你也確實很對!”林輿道:“現在不但權力,連道理也都在你這一邊!”

“這不就得了?”楊應麒道:“輿兒,我和你六伯不同,跟著我的這些人,心裏都是有是非的。如果我做錯了,他們會糾正我的。”

“現在自然是這樣。”林輿道:“可萬一有一天他們不敢糾正你呢?或者有一天你聽不進去他們的忠言了呢?甚至有一天你根本就不用顧忌他們的糾正和彈劾了呢?爹爹,你現在對大漢的控製力其實已比大伯全盛之時還要強了!你現在缺的隻是一個名分罷了。我看也不用十五年,再過個五年,到時候就算大伯清醒或者允武回來,恐怕大家也不會希望你交出權力了,甚至還會有人請求你登基--爹爹,那時候你是登基,還是不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