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宗教與哲學(七)(2 / 2)

中國老百姓則從世俗功利出發,向佛教諸神供奉祭品、燒香磕頭、祈求平安、發財或生子。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的主要目的是祈福免禍和報恩,求得神靈的保佑,消除災禍,得到現實的利益,如不生病、發財、長壽、科舉中榜等等。總的說來,中國宗教強調對現實功利的追求,忽視對彼岸幸福的追求。

基督教則主張追求來世的幸福,天國的永生。基督教認為,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並賦予人以靈氣,把人安置在神的樂園中,但是,人違背神的誡命,犯下原罪,被逐出樂園,到大地上受苦。所以,人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得到神的寬恕和拯救,消除自己的罪性,死後進入天堂,重新回到上帝的身邊。基督教教父奧古斯丁說:“永生是至善,永劫是極惡,而我的生活的目的,則在於求永生,避永劫。”對於現世的快樂和幸福,基督教基本持否定的態度,認為應當節製,甚至禁止。

簡而言之,東方宗教以佛教、道教為代表,注重內在的修煉,達到滅我合道的境界;而基督教、伊斯蘭教為代表的西方宗教,則注重神的律法,最終也是達到歸於神的境地。兩種體係的宗教最大的區別在於對待法的態度,好比佛教說:無法,無常法,而伊斯蘭教乃至基督教都把律法當作神聖不可質疑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諸葛斌認為東方宗教的起源在於聖者自覺,這是以人向道探求的方向。而西方宗教相反,不管是聖經還是古蘭經,都明確的告訴讀者,這是神(道)給人類的經典。聖者(先知們)也是在神的差遣下教導全人類。這導致產生了不同結果,東方宗教往往在教體和形式上因為導師的不同而差異巨大;而西方宗教則維係著幾千年不變的體係,因為其律法是神聖的不可質疑,不同教派的區別也非常有限。

由於基督教在西方世界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諸葛斌對當初羅馬帝國接受基督教並在西方乃至全球大行其道的原因尋根究底,認為在於它獨特的精神內核,即堅定的三位一體的一神論和救贖論。

一神論為宇宙提供了理性的根基,滿足了人心中最深的渴望。隻有這樣一位神,人類才能稱其為父,信者才能從中得到心靈的慰撫。因此,在古代羅馬帝國日益動蕩不寧的現實中,她是當時人們能找到的最好歸宿。

同時,基督教與其它宗教最鮮明的區別,在於其救贖論,即聖子耶穌基督代人受死,替人贖罪的神學理論。聖經記載,耶穌本是無罪的聖子,為了救贖人類出離罪惡與死亡,經由童女瑪利亞懷孕,降生來到人間,被釘在十字架上,親身擔當了人類的罪惡,因此才使人的罪蒙神赦免,得以與神和好。這在當時奢浮*逸,罪惡滋長的古羅馬社會,自然是一個最大的福音,尤其是對窮苦人來說,無疑是提供了超脫屬世痛苦,尋找精神家園的最佳途徑。中國有古語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至於基督教與東方宗教最主要的區別,諸葛斌認為基督教乃是一神論,這與中國傳統的未知論和無神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從“未知生,焉知死”,“六合(即宇宙)之外,存而不論”,拒絕了對形而上之神的思考。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學成為官方意識形態,因此在士大夫中,多抱孔子這種未知論的態度,他們更看重的是現世生活和現實社會,失落了終極關懷。而下層民眾由於在階級社會中備受奴役和壓迫時的心靈需要,他們隻能在外來宗教佛教和本土宗教道教中尋求解脫。

道教雖是中國本土的宗教,但它追求長生不老的神仙方術,傾向的是現世社會的直接延伸,因此它更適宜於作帝王和士大夫之安逸生活的陪襯物,而不適用於廣大的勞苦大眾。一些信仰道教的平民看重的隻是道教的簡化形式符咒,以求消災免禍。相對道教而言,更多地贏得下層群眾的是佛教,但這種效果的取得也源於佛教傳入中國後的變形。作為覺者的佛陀釋迦牟尼,被中國信者看成了宇宙的主神,而加以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