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衣人一夥追殺白虎,卻眼見其他人紛紛傷於虎口。自己憑借著一身本事,一番爭鬥下來,已經穩操勝券。馬上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了,熟料草叢裏居然蹦出一個人來。這個人在草叢之中,自己開始並未發覺,已經覺得奇怪了,又聽到那一聲長嘯,震的自己肺腑翻騰,暗暗心驚。仔細打量,發現隻是一個少年,心神稍定,隨即殺心頓起。看了一眼李書玄,獰笑道:“不相幹的,給老子滾到一邊去。”言罷,揮動手中的竹竿,又向白虎戳去。
李書玄向後退了幾步,並未離開。他看出那個黃衣大漢目光之中的殺機和白虎目光之中的畏懼。昨晚的經曆,讓他增添了對黃巾軍的仇恨。更主要的原因,他看到了白虎處在下風,岌岌可危,不由得產生了敵愾之心。
黃衣大漢用眼角的餘光看到李書玄並未離開,心道:“正好,待老子解決了這隻白虎,順便殺了你,也就沒人知道老子今天做了什麼了。”心中所想,並未影響手上的動作,那一根竹竿頻頻揮刺,帶著尖銳的“嘶嘶”破空聲。
白虎看來是吃了竹竿不少虧,有些畏懼,無心進攻,一味的跳躍閃避,尋隙想要逃走。大漢招數加快,竹影縱橫,居然把白虎牢牢的圈住。
白虎幾次逃脫,均被竹竿擋住,急躁之下,動作接連不暢,又被竹竿連續戳中。每中一下,都激起一聲虎嘯。那一聲聲吼叫,逐漸由悲鳴轉為怒吼。接連的受傷,徹底激發了它的凶性。
李書玄皺了皺眉,他發現那大漢每次出招戳中白虎,均非要害之處,似乎別有目的。
忽然一聲充滿了悲壯之氣的虎嘯聲,白虎四肢伏地,雙睛閃現出妖異的暗紅光芒,渾身顫抖,猛然間虎口一張,一枚紅珠噴射而出,直奔黃衣大漢。
大漢見此,麵色一喜,隨即透出凝重之色。竹竿脫手飛出,插在地上。雙手掐訣,迅速的做了幾個動作,殘白色的麵龐突然籠罩著一層黑氣。看著飛來的紅珠,張口噴出一團黑霧。
黑霧濃而不散,翻卷前行,向紅珠罩去。
李書玄明白了,那大漢之所以遲遲不下殺手,就是為了將白虎的內丹逼出。雖然他還沒學會什麼道術,但也聽父親講過修道之人的搶奪內丹來幫助自己修煉的事情。
目睹此情,李書玄哪裏還敢怠慢,伸手去拔背後的長劍,卻不料抓了一個空。方才他睡覺的時候,是把長劍枕在頭下的,而因為夢中和包裹一番爭鬥到聽到虎嘯而驚醒躍起,一直忘記了長劍還在原處放著。
李書玄心中一急,也未回頭,將手一揚,向著放劍的地方虛空一握,長劍“滄啷”一聲脫鞘而出,隨著李書玄的手勢,激射而出,直接穿過黃衣大漢噴出的那團黑霧,隨即一個回旋刺向大漢的咽喉。一直沒學會的禦劍術,居然在這緊要關頭頓悟了。
大漢一驚,一個仰身“鐵板橋”,長劍擦麵而過,又飛出去幾丈遠,插在地上。李書玄這一劍的攪局,大漢噴出的黑霧瞬間散去。白虎見有人相助,也不遲疑,一張口,又將內丹吞回體內,身軀萎頓不堪,臥在地上,再也不動。
李書玄飛身跳至大漢與白虎之間的草地上,一揚手,遠處的長劍飛射而回至手中,順勢挽了一個劍花,直指黃衣大漢,目光冰冷,一言不發。
如果殺死白虎,內丹也隨之消逝。必須激起白虎吐丹以求同歸於盡之心,方可奪丹為己所用。眼見奪丹成功,卻被一個娃娃給攪了,大漢怒不可遏,伸手拔出插在地上的竹竿,陰測測笑道:“敢壞你爺爺好事,爺爺今天要將你挫骨揚灰。”竹竿一抖,分心便刺。
李書玄暗道,我又不是白虎,你用竹竿刺我,怎能趁你心意。長劍一撩,去削竹竿。大漢見此,嘴角一撇,並不變招。
李書玄見大漢麵帶一絲譏笑,已知不妥,急忙側身躲避。長劍撩上竹竿,發出金鐵交鳴之聲,竹竿並未折斷,幸虧自己見機的早,竹竿貼身而過,將胸前的衣服劃開了一道口子,索性未傷到皮肉。李書玄手腕回轉,長劍回削。那大漢早已人隨竿到,飛起一腿,正中李書玄前胸。
李書玄一聲悶哼,長劍撒手,身體倒飛而起,人在空中,已經雙目緊閉,口噴鮮血。隨即撲通一聲,摔出兩丈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