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風波乍起(三)(2 / 2)

孫更午在一旁大吃一驚。老者是何方高人,能一招打倒李方戩?在他的意識中,似乎天下不應有這樣的高手。

他想得不錯,這紫袍老人雖然無敵於天下,還不可能一招即勝。兩人真若動起手來,非三五十招不能見出高下。何以李方戩一招就被打出丈遠呢?

一是李方戩太過於輕敵,沒有把對手當作武林人物看待;二是他惡怒攻心,氣血虛浮,犯了武學之大忌,所以才突遇急變,措手不及。

但李方戩畢竟是江湖中少見的高手,遇到這樣的情況,再恨,也隻好平息一下怒氣,認真對敵。他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大的虧,這口氣怎能咽下。

孫更午疑惑了一陣,猛然想起一個人來,無奈地訕笑道:“前輩可是陰陽無敵譚德彪?”

紫袍老者瞥了孫更午一眼,“嗯”了一聲,又朝李方戩斥道:“李方戩,我若不看你是皇家的人,一招就把你廢了。以後不要這般張狂,驕者必敗,虧你還是高手,連這點道理都不懂?”

李方戩這才想起,帝王曾召見過譚德彪。他真有點遏止不住心中的仇恨,但他明白,以自己的身手,是有敗無勝。孫更午又未必肯幫自己,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今日之仇暫且記下,來日再算。

他擦擦嘴角的血跡,強從臉上擠出幾絲幹笑,生硬地說:“原來是譚前輩,李某失敬了。”

譚德彪冷冷地“哼”了一聲,向河下遊走去。仍是那樣優哉遊哉,無事一樣。

李方戩牙咬得直響,眼角都快要瞪裂了。

孫更午在一旁無語,冷眼掃視。他不敢相勸,弄不好兩人再打起來,半斤八兩,何時是了。

李方戩覺得自己太冤了,出了這麼多醜,也讓孫更午看輕了。這都是自己平時驕傲自大招來的。

他自安自我安慰了一陣,露出奸詐的詭詐笑,道:“孫老兄,我們走吧,老頭子絆倒買了教訓,也算值了。”

對此,孫更午差點笑出來。而李方戩也覺得孫更午此時肯定在暗自笑他,卻也沒辦法,隻有把恨記在心裏。

心想:我丟了人,也不能讓你好了。他不露聲色,裝作無所謂地說道:“走吧,辦正事要緊,有多少雙眼睛在看著我們呢?”

他也不再顧及自己的狼狽相,騎上濕馬,照馬屁股上就是一掌,馬負痛狂奔,孫更午也隻好催馬跟上。

兩人無話可說,各自打著算盤。孫更午自然還想不到李方戩此刻正挖空心思地想讓他也出一場醜,這樣,兩人誰也不會再小瞧誰了。可有什麼辦法呢?李方戩思索好久,急切不得其計。

這時,他們的馬已經狂奔上山崗,在一個高處,李方戩停了下來,他希望有什麼奇跡出現。他向西眺望了一會,無可奈何地長歎了一聲。這當兒,孫更午也到了近前。

突然,從北山腳下,飛奔而來兩條人影,到了山坡上,才看清楚,前麵的是個青褂藍褲的高瘦漢子,黃皮膚,小眼睛,一副凶相。後麵的是個矮胖的,穿土布衣服的中年人,臉黑眼亮,強悍機靈。

李方戩靈機一動有了主意,隻見他一夾馬,馬嘶不絕。

那漢子十分惱怒,破口大罵:“王八蛋,瞎了眼,敢堵大爺的路?!”

孫更午也是火爆脾氣,魯莽有餘,耐性不足,聽人罵他,豈肯罷休,飛身下馬,一個“餓虎撲食”向那漢子打去,嘴裏罵道:“敢找你老子的茬,今天讓你喝尿。”那人也不怯,人並不躲,一個“撩陰腿”向孫更午踢去。這一腳集毒、狠、快之大成,端正不可輕視。

孫更午是何等身手,胸有成竹,一個“瓜田切瓜”,立掌成刀,劈向那人的腳踝。那人也甚是了得,見孫更午掌大勁足,不敢怠慢,並指如戟,一招“二龍戲珠”戳向孫更午的雙目,正是攻其必救之處。

孫更午暗自稱奇,幾年不入江湖,想不到又出了不少好手。一時性起,大喝一聲,一招“老君搖扇”,左手向左一撥,右手一記凶猛的鐵砂掌拍了過去。

那人心中一凜,頓時感到一股強勁壓了過來,躲閃已是不及,無奈,也反手一掌,向孫更午的臉上劈去。這是類似同歸於盡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