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太後話說完,簾內傳出來一陣低低的囁泣聲。
韓琦和富弼兩人又是對望了一眼,從對方眼中,兩人都看到了一絲隱隱的嘲諷。
“咳咳!老臣以為太後多心了,太後自垂簾以來;施政穩妥,朝中百官都對太後敬服有加;官家身在病重,這個…這個有些糊塗也是可能的。”
“富相所言極是,老臣以為此事乃官家有恙在身,若非如此,以官家至仁孝,定不會這樣;再者說官家身為太後之子,以太後的氣度還是把這些話都忘了吧!”
簾內的曹太後沉默了一會,一聲長長的歎息聲傳了出來。
“兩位,這些話我是明白的;可官家那裏…”曹太後的話說到這裏斷了下來,似乎不知道如何啟口。
韓琦聽到曹太後說到這裏十分躊躇,稍稍愣了一下;接口道:“老臣現在就和富相去拜見官家,把太後與官家的誤會解說一番;請太後寬心,官家仁孝,了解了事情的緣由後,定會和太後母子和諧。
“如此甚好,就有勞兩位了;唉!老身也是風燭殘年之人了,隻盼官家身子快快好了親政;老身在禁苑裏種些菜、養些蠶,能打發時日就好。”
韓琦和富弼兩人聽到這裏,自然又是對太後的勤儉讚歎了一番;最後兩人信誓旦旦的保證,馬上就去麵見官家;讓皇帝了解太後的良苦用心,這才告辭而去。
韓琦和富弼兩人的確是言而有信的人物,當然在皇宮裏;他們也必須做到言行一致。皇帝寢宮裏,這兩個剛剛從太後身邊脫身的大臣;又經受了皇帝的一番抱怨。
當了近一年傀儡皇帝的趙曙對曹太後這個自己所謂的母親,心裏很是憤恨;他是作為一個養子在皇宮中獨自長大的。本來以為憑借自身獨特的優勢,早就應該成為帝國合法的繼承人。可那個老不死的養父居然一直不冊立太子;據說就是這個曹太後背後嘀咕了自己身體孱弱,讓老皇帝猶豫再三。
好容易盼著老皇帝歸天了,這個老女人居然趁自己大病期間搞出個垂簾聽政;現在自己的病已經好了,可這老女人還是戀棧不去,每次想到屬於自己的權力執掌在她的手中;趙曙本來經常性的頭疼就越發的頻繁。
這裏十七用了自己的理解解讀了曆史中的記載。原來是個很大義凜然的故事:英宗即位之初,因病由皇太後曹氏垂簾聽政。皇太後思想守舊,一些宦官不斷向太後說英宗壞話,致使兩宮嫌隙萌生,關係頗為緊張。為了調解兩宮矛盾,韓琦和歐陽修費了不少精力。韓琦、歐陽修進見太後,太後嗚咽流淚,訴說自己的委屈,並說:“老身殆無所容,須相公作主!”韓琦說:“此病故耳,病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歐陽修也一道委婉勸說。
見到英宗,英宗則又對韓琦說:“太後待我無恩。”韓琦勸慰道:“自古聖帝明王,不為少矣。然獨稱舜為大孝,豈其餘盡不孝耶?父母慈愛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唯父母不慈,而子不失孝,乃為可稱。但恐陛下事之未至爾,父母豈有不慈者哉。”從此以後,兩宮關係漸漸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