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十三弦柱雁行斜(下)(1 / 3)

燕福站在眾人身後,聽得甚是真切。他雖然已經入道,但所求的隻是仙功劍法,對這些天地原始的道理,卻想也沒有想過,此時仔細想來,這幾個問題卻讓他一時迷糊起來。難道天地之外,另有他物?那古來傳說的盤古開天辟地,怎地又變成了元始天尊呢?他一心想知道答案,便悄悄地向前挪步。

隻聽那靈機子答道:“這位道兄,想是並未聽清先前之言。天地之前,別無他物,隻有我元始天尊自虛空中來,開辟天地。天地之外,亦無他物,隻是虛空而已。天地之間,卻是充滿元氣。天有九重,地有九壘,《靈寶經》中俱有所載,何須強辯之?”

那道人嗬嗬一笑道:“難道你不知《道德真經》中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嗎?依你之言,你那元始天尊,與著《道德真經》的太上老君,竟然還有先後之分?”

那靈機子卻反唇相譏道:“這位道兄,你連老子一氣化三清都不知道,那你又是何門何派呢?”

那道人道:“你也不須問我的門派,隻是你靈寶派以元始天尊為天地之始,卻是置那寫五千文的老子於何地?如果老子自己便是開天辟地之神,為何五千文中,於此卻不著一言?”

那靈機子頓時急了:“老君於此太初靈石之上顯靈,應那尹喜真人之請,方才留下《道德真經》五千文,你連這些都不相信,卻又如何入我道門?”

那道人隻是哂然道:“道不同,不相與謀!你信的道是神,我信的嘛,卻是天道自然!不辯也罷!”說著,竟飄然下了太初靈石。

燕福在下聽二人激辯,卻是似懂非懂,老子一氣化三清,他也聽說過,正是那陽台觀中所供的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這難道也不是真的嘛?難道這世上卻沒有什麼神仙?自己從小到大在陽台觀中行走,還真的沒有見過什麼神仙,那自己卻學個什麼仙功呢?

他正在胡思亂想,卻聽那玄暉道人道:“各位道兄,本次論題是天地之道體,不必涉及門派之爭,也請依題立論。”

原來當時天下道門之中,最大的是上清派,但靈寶派自六朝起便造做大量道經,廣收門徒,極欲與上清派分庭抗禮,隻是大唐諸帝寵信上清派,靈寶派始終未能達成初衷。這太初宮便屬靈寶一派,而閤皀山卻是靈寶派的祖庭。這玄暉真人見那靈機子開口閉口《靈寶經》,怕引起眾人攻訐,便及時地打了個圓場。

那靈機子站在靈石之上,尤自洋洋自得,卻見一人飄飄然上了靈石,眾人也不見他移步,竟似憑空浮去一般。那人一襲青衫,身材極是瘦長,卻未戴道冠,渾然不似一個道士裝束。

“古來論天者一十八家,你所說的,不過是蓋天一家之言而已。天圓地方,隻是常人所見,你身為道門中人,卻也拘泥此說,嗬嗬,怕是卻未得大道!”那人出言驚人,眾人立時來了精神,這燕福也豎起耳朵,唯恐聽漏了一個字。

靈機子卻不以為然地反駁道:“依你之言,天不是圓的,難道卻是方的?地不是方的,難道卻是圓的?”

那人道:“渾天如雞子,地如雞中黃!這蛋中之黃,不是圓的,難道是方的不成?”

“這個……這個……你這說法卻是從何而來?”靈機子被他一問,一時間答不上話來,卻早有一人擄袖而上,大聲道:“非也,非也!你這話可是大大的不通,大大的不通!若地是圓的,那地下另一邊的人,豈不要掉了下去?不通啊不通!”

眾人見那發話之人,卻是一個胖大道人,身上道袍油汙邋遢,臉上紅光滿麵,此時急著爭辯,更顯得那張圓臉紅得發紫。他這話雖急,但卻是眾人心中所想,連燕福也覺得有道理,這地怎麼可能是圓的呢?明明是平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