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劉知遠協同同台節度使嶽彥真的公子嶽存訓率領著三千人馬前往滄州的路上,二人正行進間,忽有哨馬近前報道:“稟,公子,現在我等已經到達滄州雙關路口,我們是直接進城還是暫停安歇人馬?”大將劉知遠在馬上與嶽存訓商議道:“公子,此處有兩條大路,皆可直通汴梁,咱們必須兩下裏皆設好埋伏,唯有這樣咱們才好一舉擒住朱義和朱友珍等二賊。”
嶽存訓聽罷,在馬背上對著劉知遠恭敬道:“小侄,一切全憑叔父做主!您說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叔父你就看著安排吧!”大將劉知遠聽罷,隨即接著說道:“這樣吧!我自領一千五百親兵,在大路上埋伏殺賊,公子你呢也別閑著,你也親領一千五百名兵卒,在小路上埋伏。這樣一來,倘若那賊子從大路上過來,我便截住他們廝殺,公子你隻要聽到我這裏一聲炮響後,你便也即刻率領著兵卒們從他們的背後殺來也會抄了他們的後路;反之他們若是從小路上過來,公子你就率兵擋住他們,我也會耳聽炮響為號,從他們的背後殺過來。這樣的好處就是不管他們從那條路上過來,咱們都能夠截住他們,為公子你搶回愛妻。”
嶽存訓聽罷劉知遠的計策之後,心中頓時大定,便依計而行,嶽存訓剛撥轉馬頭,行不過數步,又立刻返了回來,拔出腰間佩劍交給了劉知遠,說道:“劉將軍,你拿著此劍,但凡有任何一人不服您的調用,您便可將這些人斬首示眾!同時也包括我在內!”說罷,撥轉馬頭,帶領著一千五百親兵離去。大將劉知遠見公子嶽存訓已經帶人離去,便也隻得拿好佩劍帶了人馬離去。
就這樣劉嶽二人分兵兩路,各自前往大小路的險峻處去埋伏,不在話下。
劉知遠和嶽存訓紛紛帶領著一千五百兵馬埋伏這個暫且不提。咱們再來說說王鐸這邊的情況,王鐸的女兒王鐶回報其父說道:“父親大人!太好了!您的女婿,嶽存訓已經帶領著人馬殺來了,大軍現已距離這滄州不遠了。”
王鐸聽罷,大喜過望,隨即便命令自己的寶貝女兒梳裝打扮後,便上了香車,又打疊好了陪嫁之物,親自送出了滄州約莫有百十餘裏遠,朱義眼見王鐸已將其女送上了車,便也與自己的侄子朱友珍一同出了滄州,待的王鐸送出有一百餘裏之後,王鐸父女便依依不舍的相別而去。朱友珍叔侄二人騎在馬上,緊緊護著香車在官道上緩步而行,這朱友珍眼見自己的妻子就在車上,一時心癢難耐,時不時偷偷的往香車上偷窺,隻見從車簾中偷偷的窺見香車上的女子,果然有國色天香之色,朱友珍朱義叔侄二人見之不勝歡喜。就這樣王鐸的寶貝女兒被人前遮後擁的,數十人緊密相隨的往汴梁城走著,可是他們在與王鐸分手之後行不到二十餘裏的時候,忽然朱友珍胯下坐著的玉麵馬,猛然間咆哮嘶喊了起來,這還不算完,這玉麵馬還掙裂斷了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