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皇帝於是便命楊涉草詔了一封,願禪國於梁。詔曰:製曰:伏以生人以來,樹之司牧,眷命所矚,謂之大寶。
曆數弗在,罔或偷安,故舜禹至公,揖讓而興,虞夏湯武,兼濟幹戈,以定殷周。事乃殊途,功成一致,後之創業,鹹取則焉!朕今在位二年,遭天下蕩覆,賴祖宗之靈,得梁王竭誠盡力,率先鋒鏑,今仰瞻期運已去,天命有適,遜位而禪於梁。
今蒞倍臣,獻上國璽,追則堯典,禪位於朱全忠,梁王無致辭焉!欽此。
是日,百官齎丹詔並玉璽,至梁王宮獻納,梁王朱溫一見丹詔還有傳國玉璽便欲要接受。
卻不料便宰相李英,製止道:“不可!大王你萬不可輕易接受,雖然這詔璽已經到了這裏,但是你也得推讓一番!然後你再令昭宗親自捧著璽綬來到你的府上,以禪天下於大王,這樣也可以杜絕老百姓們的議論,別讓老百姓們說你是篡逆了昭宗天下啊!”李英話罷,又緊接著說道:“昔日,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與漢獻帝就是這麼幹的!”朱溫聽罷大喜,急令近臣謝嵐捧璽還宮。
待的近臣謝嵐捧著玉璽回至皇宮之後,昭宗皇帝,不明所以的問道:“這又是怎麼回事?做什麼?”宰相李英,勸解道:“陛下!為今之計依臣看,陛下您還是親自送過去的為好!唯有如此,才可以讓世人明白陛下您是真心禪位,如此則是陛下子孫,世世蒙梁恩矣!”
昭宗皇帝到此時,見事已至此,也不得不容他不這樣去做了,便親自捧著玉璽給朱溫送了過去。
當昭宗皇帝親自捧國璽來到了梁王朱溫的大殿上,授與梁王時,朱溫仍然假模假樣的推讓了一番之後,這才接過來了玉璽。然後朱溫便登上了龍椅寶座登基為帝,建立了大梁國,隨即昭宗皇帝李琦便披公服於群臣班首,稱臣再拜。王彥章並巢將葛從周等,各掣劍在手,布列左右,大小文武,及昭宗皆北麵山呼。於是同聲其口,齊呼萬歲。
當日朱溫強並李唐江山,欺淩起唐室來,就好比大人欺負嬰孩一般;可是他朱溫哪裏知道天地是最無私最為公道的,不久的將來他朱梁的天下依然會被李姓所吞並,這個江山仍舊會有李姓來做主。但是,這都是後話,咱們一後,會詳細交代。
其實昭宗皇帝他誰也怪不著,要是非要一定一的將這個過錯按在誰頭上的話,這也得按在他自己的頭上,誰讓他忠奸不分,不聽忠良之冒死諫言,離開帝都長安遷都汴梁的呢!正是因為他遷都到了汴梁,這才導致了今天這樣,讓他親捧國璽禪位於朱溫,唯一可惜了那護駕將軍淩圭,淩圭他的死是深可痛惜!
卻說這朱溫即位之後,稱號太祖皇帝。是日,天青雲淡,天清氣朗,微風不動,眾位文武大臣皆拜賀已畢,改天複四年為開平元年,大赦天下,國號大梁。即降敕封昭宗皇帝為濟陰王,即日起便往彼處歇馬,非宣喚不許入朝。封張文蔚、楊涉為平章事,封蘇循、薛貽矩為左右仆射,封王彥章為馬步禁軍都元帥,王彥龍為保駕上將軍。黃巢昔日舊將尚讓、齊克讓等人,俱都皆被封為了節度使。
朱溫待的分封完諸人,剛要宣布退朝,卻不料昭宗朝宰相大奸臣李英,上前一步進言,道:“陛下!您分封眾人,為什麼不封我官職?臣有奪天下之功,比他們眾人皆不同,陛下你不升臣我的職位,這是為了什麼?”梁帝朱溫,聽罷,對著大奸臣李英,大聲怒罵,道:“你這逆賊,還膽敢跟我要官職?你是個什麼東西,臭不要臉的個玩意!朕隻要一想到,昭宗在位之時,可有什麼虧待你的地方?沒有吧!昭宗不僅給你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還了給你高官厚祿!可是你是怎麼做的?你卻將這李唐天下賣作了金銀,不思報國,卻隻是貪圖自己蔭子封妻。你受享了富貴,李唐王朝卻失了天下!我若是還留你在朝,那麼以後眾大臣都學你,這個國家何以為國呢?”梁帝朱溫越說越氣,隨即喝令軍卒將李英給推出了大殿斬首示眾!
真是害人人害禍先招,禍福災殃卻怎逃,隻想百年人富貴,豈知今日中鋼刀。
後來濟陰王李琦在開平二年春正月,梁帝朱溫又秘密派遣保駕將軍王彥龍給將他縊殺了。後人追諡昭宗皇帝李琦為唐哀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