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弘昭和馮斌二人待的馬處鈞走後,恐怕秦王李從榮真的行出不臣之事,便急忙闖入寢宮先到了皇後處,對著淑妃訴說了秦王想要發動兵變奪取皇位的計劃。淑妃聽罷,頓時大驚,為恐遭遇不測便急忙秘密召入孟漢瓊、唐議誠等二位大臣商議起了抗拒秦王之計,可是在這個緊要關頭康議誠等大臣也無一不是麵麵相覷,費勁心思竟然也沒有一個萬全之策。
皇後這邊行事拖泥帶水止步不前,可是秦王李從榮卻不這樣,秦王李從榮為了能夠登上皇位做上皇帝,既然真的發動起了兵變,就在秦王李從榮決定發動兵變的當日,他便親率起了步騎兵共數千餘人,陳兵於天津橋,先遣使者馬處釣到的馮斌私宅。等馬處鈞再次見到了馮斌之後,直接開門見山的對著馮斌說道:“馮斌馮大人!我今日便要親領親兵殺入寢宮大內之中,公等存亡禍福,隻在須臾之間!你們想要活,就跟著秦王幹。你們要是想死的話,我現在就可以把你給辦了!”馮斌聽之大驚,為了李唐的江山社稷便隻得假裝答應了馬處鈞,馬處鈞得到了答複之後便離開了馮宅,複回到天津橋準備去了。
馮斌待的馬處鈞離開了之後,便也急忙從自己的府邸來到了右掖門,來見朱弘昭、康議誠、孟漢瓊及三司使孫嶽等人。馮斌見到康義誠等人之後,便對著康議誠等人,說道:“秦王李從榮已然公然發動兵變啦!咱們怎麼辦?”馮斌話音一落,便聽的朱弘昭、孟漢瓊、孫嶽等三人便變態縱使自己身死也不會答應李從榮等賊人。可是誰也表態了,唯獨康義誠一人沉默不語,沒有表態。馮斌看罷,乃對著康義誠說道:“公勿以自己的兒子在秦府左右,便想置身事外!明宗陛下自布衣列至將相,非一旦之計得人,苟使秦王兵得入此門,置主上於何地?”康議誠聽罷,仍舊是默然無語。
康、朱、馮、孫等數人正在商議,未及半晌,忽見到了監門將士急匆匆的闖進門來,對著他們四人稟報,道:“四位大人,大事不好!秦王親率大軍已殺至了端門外了!”孟漢瓊身為武將,聽罷,便立即拂衣而起,快步趨入殿門,朱弘昭與馮斌二人也緊隨其後。馮斌在走出門前,對著康義誠說道:“恭喜,康大人,你又快升官嘍!我等幾人可就沒有你的好運氣啦!還望康大人過後將我等三人的屍體收斂,埋葬了!也不狂你我同朝為臣一場!”說罷,馮斌便頭也不回的走了。康議誠耳邊聽罷,馮斌對自己的這一番冷言熱諷,便也不得已而隨著他們幾人離開了這裏,前往殿門而去。
秦王李從榮他猜錯了,他在寢宮之外聽到的哭泣之聲,唐主李嗣源並沒有死,他那日隻不過是昏迷了過去,待的禦醫搶救之後,他便又醒了過來。可是他李嗣源醒是醒了過來,可是對於宮外自己的兒子李從榮所發動兵變的事卻一無所知。大將孟漢瓊進入殿門步入寢宮,待的見到了唐主李嗣源之後,便對著李嗣源說道:“陛下!大事不好!今日秦王李從榮公然作反,欲謀為帝,現已率領兵馬攻打到了端門之外,臣等無能!還乞望陛下你來聖裁,早為定計,殺敗叛軍!”此時唐主李嗣源聽罷孟漢瓊的話語之後,好不容易清醒過來的身體,又被他這麼一驚嚇又被嚇得昏暈在榻,不能言語。經過禦醫的一番醫治之後,李嗣源乃以用手指天,徐徐泣下。對著康議誠,說道:“卿與李從榮交情甚好,現在到了今日,就讓康愛卿你親自處置吧,我的生死不足為慮,但我隻有一個請求,還望康愛卿你能勸誡我那逆子還望他能夠勿驚擾百姓們的生活。”說罷,便仰頭看天,老淚縱橫不已。這時身處唐主李嗣源身旁的大內禁軍控鶴軍指揮使李重吉,這個李重吉也就是李從珂之子,李存珂也就是唐主李嗣源斃命之後的皇位繼承人,這個李重吉那時正侍於李嗣源身旁。唐主對著李重吉說道:“孩子!我與你父,親冒矢石,出萬死於一生,以定天下。他李從榮這一輩子有個甚的功勞,今日竟然為奸人所誘惑,竟幹出了此等悖逆之事!真是痛哉我心啊!唯今之計,當立即招入你父李從珂,授以他兵柄,讓他殺退李從榮叛軍,登上皇位。”李重吉聽著唐主李嗣源的話有一種交代後事的意思,便連忙對著唐主李嗣源恭恭敬敬的叩了幾個響頭,隨即便起身拔出佩劍,親自率領著控鶴軍把守宮門。大將孟漢瓊也急召馬軍指揮使朱洪賓,命他親自率領五百騎兵將,共同討伐李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