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廢帝李從珂升殿,在朝文武百官對著李從珂拜舞行禮已畢,廢帝李從珂身前值星官對著眾官喝問道:“聖上有旨意,百官有事請奏,無事退朝!”值星官喝唄,廢帝李從珂見無人上前奏事,便欲要站起身來,離去。這時忽然見到了永寧公主她上的大殿之上而來,對著廢帝李從珂行完君臣之禮後,伏於闕下,對著廢帝李從珂奏言,道:“啟稟,陛下!隻為元旦朝賀之時,我與皇嫂相爭拜見之禮,觸怒龍顏,致被監禁入冷宮之中,受盡了人世間之疾苦。當時我便暗思逃生之路,可是怎奈無計可脫,當時我對天曾許下了觀音醮一壇,這才得已承蒙聖恩赦我出的了冷宮。既然我許下的心願得以實現,小妹我就本該理宜賽還,還望陛下您能夠以慈悲為本,念你我兄妹之情,賜小妹往金蓮觀酬還此願,如此便是小妹我之幸也!”永寧公主說罷,便抬頭雙目含淚的目視著廢帝李從珂!
廢帝李從珂挺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麵也不好意思反駁了自己禦妹永寧公主的麵子,再加之古時候人們本就迷信,對於神佛之道甚是謹慎,對於觀音佛像等許過心願之後,如果自己當初曾許過的心願得以償還,不過過了多久都要前去還願!所以廢帝李從珂也就隻得答應了永寧公主的這一個請求。永寧公主聽的廢帝李從珂答應了之後,便即刻拜謝出朝,待的出了大殿之後,永寧公主便隨即上了彩車,車後一班宮人侍女跟隨著一同離宮出城而去,到的城外官道之上與石敬瑭派來的信使宇文渙相會,在五百軍士前遮後擁的保護之下,遠離了洛陽城,趲程而去。
真乃是:一兄一妹不相容,聽信讒言道不通,不是石郎來閫外,戈矛原自起深宮。
在永寧公主請旨離宮而去的當日廢帝李從珂見滿朝文武再無事可奏,便遣百官皆各自散去,當日廢帝李從珂自公主離去之後,也就沒有再留意公主的行蹤,也沒有過問過永寧公主有沒有回來。等到下人們給廢帝李從珂報道說永寧公主與宮娥逃去的消息之時,已是三日之後。
廢帝李從珂在聽得永寧公主逃離出京都長安城外之後,便慌忙間召集起在朝的一幹眾文武百官商議起了這件事。待的眾大臣盡皆到齊了之後,廢帝李從珂首先說明了一下情況之後,便讓各位官員說一說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宰相馮道首先說道:“陛下!依微臣之見,永寧公主逃離京都洛陽,此必定與三關有人來此,對公主她暗通消息,隨即便接公主離去。既然三關石駙馬已經接去了永寧公主,我恐這早晚必生禍亂,咱們可緊急追之!”廢帝李從珂聽罷,深表讚同之意。
其實這都是廢帝李從珂他自己自找的,你說你沒事去招惹什麼永寧公主做什麼?你說你既然已經委任了石敬瑭去鎮守三關緊要之地的重任,又豈可隻因為一些小節而囚禁起永寧公主於冷宮中,惹怒了人家石敬瑭,石敬瑭一怒衝冠為紅顏,起大軍三十萬反出三關殺至潼關,逼近京都洛陽。這豈不是其禍不起於閫外,實肇自宮中矣嗎!
卻說廢帝李從珂在聽得宰相馮道所奏之後,遂大感驚慌不已,於是趕忙差遣大將梁剛、伍亮二員將軍選派五百精壯軍兵人馬,不分晝夜,日夜兼程務必要趕上永寧公主並把永寧公主緝拿歸案。梁剛和伍亮二將領命去了。於此同時,廢帝李從珂對永寧公主出逃之事,深感到自己內心的忿怒無以附加,便由此更加的深恨起了永寧公主他,於是派遣官差攜書報予三關的石敬瑭知曉。不料得,梁剛和伍亮二位將軍剛剛接旨意離去不久,便聽得大臣廖武對著廢帝李從珂奏請,說道:“陛下,您雖說有衝天之忿,但是,微臣料定梁剛、伍亮二將必然追不得永寧公主回來。”廢帝李從珂聽罷,勃然大怒道:“什麼?你是說梁剛和伍亮二位將軍,會背叛於我,同永寧公主一同反上三關嗎?”廢帝李從珂說完,卻不料大臣廖武再次,否認說道:“陛下!微臣不是這個意思!”廢帝李從珂急促問道:“不是這個意思!那是什麼意思?你倒是快說啊!貽誤了大事,寡人絕不會寬恕你的!”廖武聽罷,再也不敢磨嘰,便趕忙說道:“陛下!永寧公主她自幼曾習的一手好武藝,而且為人嚴毅剛正,我等大臣對公主她是眾皆懼之,公主她既然有心反上三關,那麼追趕她的將士們,若是見到了公主,也是決然不敢輕易下手的。”廢帝李從珂聽罷,這才恍然大悟。不過隨即廢帝李從珂又再次怒從心頭起,隨即抓起自己腰間所掣的佩劍,喚大將慕容遷、朱弘昭二位將軍上前聽令。慕容遷和朱弘昭二將,隨即站出朝班聽令,隻聽的廢帝李從珂對著他二人下令,道:“我命你二人將帶著這口寶劍,前去取了公主項上人頭歸來,但有違抗皇令者,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