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後晉立國閩犯界(2 / 2)

於是石敬瑭便又率領著大軍開進到了長安城,到的長安城之後便自稱號為高祖皇帝,朝例法製皆遵自己義父明宗李嗣源時期所立的舊典。同時封賞了一幹有功之臣,封趙瑩為翰林承旨,桑維翰為翰林學士權知樞密院事,劉知遠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客將景延廣為步軍都指揮使。封立永寧公主為皇後。其餘文臣武將,也俱都各個論功升賞。

石敬瑭做了後晉的開國皇帝之後,當時各藩鎮多有未服,皆懷憂懼不安。兵火之餘,府庫憚竭,百姓困窮,而契丹對後晉對石敬瑭又征求無厭。這時翰林學士權知樞密院事桑維翰便勸晉王石敬瑭,讓石敬瑭做到以下幾點:推誠棄怨,以撫藩鎮;卑辭厚禮,以事契丹;訓練兵卒,以修武備;勸課農桑,以實倉廩;通商薄稅,以豐貨財。晉王石敬瑭聽後大喜,便一一嘉納桑維翰之言。

時間一晃到了,後晉天福九年,這一天石敬瑭剛升朝議事,便見得信州刺史謝天然,對著晉王石敬瑭上了一道奏表:表中稱到,王延政稱帝於閩地建州,國號大殷,置宮立妃,反背朝廷,興兵侵犯我國邊界,動擾南方。”當時晉王石敬瑭聽罷,便勃然大怒,對著自己殿上的文武大臣們說道:“你們誰人可以出師,前去擒獲這個賊子呢?”

咱們這裏也來說一說這個王延政和他的大殷國:王延政,原籍光州固始縣,五代閩王王審知的第十三子,人稱十三郎。任都教練使,後唐長興二年(931年),其兄王延鈞繼審知稱閩王。審知養子建州刺史王延稟謀奪王位,率領水軍襲擊福州,兵敗被殺。王延鈞便派這個王延政到建州撫慰軍民,同時下令讓王延政出任建州刺史。後晉天福四年(939年),審知幼子王延曦接續王延鈞的王位,但是王延曦繼承王位之後便驕淫暴虐。王延政這時正在建州整治軍隊,經營武備,曾寫信勸戒王延曦讓他把心思多放在政事上,卻不料王延政反遭到了王延曦的一頓斥罵,同時王延曦還派官員到了建州,去監視王延政的軍事行動,不料王延曦派到建州的官員太過狂傲,王延政忍無可忍便將這名官員驅逐出了建州。天福六年(941年),王延政又私自增築建州城周20裏,同時上表奏請王延曦改建州為威武軍,王延曦哪裏肯答應他的這個請求,便不肯準許,同時把建州改稱鎮安軍,以王延政為節度使,封他為富沙王。王延政卻也不甘心,便把鎮安軍改為了鎮武軍。同年六月,王延曦聽說王延政招納了泉州刺史王繼業,王延曦便暗地裏把王繼業拿到了福州連同繼業的兒子一並都給殺掉了。這樣以來,王延政和王延曦兄弟之間的矛盾便變得尖銳了起來,於是這兩兄弟便各自整頓軍隊,相互攻伐。時間到了天福七年(942年),王延曦率領大軍進攻建州,卻不料被王延政給打敗。天福八年(943年),王延政便在建州稱帝,國號大殷,改元天德,立張氏為皇後,以節度判官潘承祐為吏部尚書,節度巡官楊思恭為兵部尚書,一切皆按帝王規格建製。建宮室、築樓台,造太和殿,蓋五鳳樓(今鼓樓),還鑄大鐵錢。然而,殷國國小民窮,怎經得起如此奢華的巨資耗費,且楊思恭以聚斂財物來博取王延政的寵信,凡山澤魚鹽至蔬菜各稅都加倍征收,百姓恨之入骨,都叫他楊剝皮。大殷開運元年(944年),福州政局又亂,王延曦部將朱文進殺掉了王延曦,朱文進自稱閩王。朱文進這個閩王做了沒幾天,自己便又被王延曦的舊臣給殺害了,隨即這人又迎接王延政去了福州。王延政到了福州之後便改殷為閩國,稱閩帝,國都仍舊設在建州,派他的從子繼昌坐鎮福州。

現在看來,這一切就是簡單的一句話可以概括了:石郎兵出潞王死,一統山河屬晉朝。父事契丹而獻幽、薊十六州土地,陷於腥膻四百三十二年,是敬瑭、維翰耳。敬瑭以此而得國,維翰以此而得相。雖然石敬瑭曾欲尋唐室子孫禪位,辭遜至再,不可不敬。勉而即位,改國為晉。嗚呼!唐代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