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遼主食言負延壽(1 / 2)

話說遼主耶律德光,率領著大軍顛覆了晉主石重貴的晉朝之後,晉朝便從此滅亡掉了,待的晉主石重貴及其母後李太後和一幹嬪妃等人便北遷到的嚴寒之地的黃龍府之後,遼主耶律德光便在晉朝舊時都城洛陽,一住就住了好幾個月,怎奈這個中原地區的氣候條件,遼主耶律德光怎麼也適應不了,於是這一日,他便召集晉朝舊時百官入宮廷議事,待的眾文武大臣們到齊了之後,遼主耶律德光開口首先便對著眾人說道:“諸位,愛卿!我也在這中原腹地居住了幾個月,可是我怎麼住就是不適應,同時我還發現中國的風俗,與我國大不相同,我不便在此地久留,所以我決定是時候應當另擇一人為主,坐鎮中原!諸位愛卿,你們意下如何啊?”

遼主耶律德光語音方才落下,便隨即就聽得大殿之上的眾臣們一片喧嘩吵鬧之聲。這些晉臣有的或是歌頌遼主耶律德光的武功中原無人可及,要不就是對著遼主耶律德光大頌功德,反正就是這個馬屁怎麼拍著好,就怎麼說。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就是說不管是中國人氏還是遼國本土人氏,人人心中,都願意推戴遼主耶律德光作為兩地共同的皇帝。

看到了吧!不管是晉臣,還是遼國大臣,大家都是一群搖著尾巴賣寵的狗。

遼主耶律德光聽罷眾臣的回答之後,麵露獰笑之色,對著諸臣們說道:“諸位愛卿,你們這些人,都是從內心中就同意由我作為你們的皇帝嗎?”遼主耶律德光的語未說完,便又聽的底下的晉臣們,一邊叩頭一邊口呼萬歲。又過了好一會兒,遼主耶律德光這才極不情願的對著底下的晉臣們說道:“既然諸位愛卿,爾等眾情一致的情況下,再加之人意不可逆,我便在下月朔日,升殿頒敕便是了。”大殿之上的晉臣們聽到遼主耶律德光說要待的下月便登上大殿正式升任中原皇帝之位的答複之後,大家這才紛紛對著遼主耶律德光告辭退去啦。

從遼主耶律德光決定做中原皇帝之後到二月份的這段時間,相安無事,咱們也就不再過多的囉嗦啦!待的時間到了二月朔日這一天的時候,天色剛將微微明亮了起來,在洛陽城裏的晉朝舊時百官便紛紛奔入到了晉庭皇宮的正殿之上,早早的排班候著遼主耶律德光的接見。過不多一會兒,便聽得帷幔之後一陣兒腳步聲傳來,不一會兒待的大殿之上的帷幔拉開之後,便見的大殿之上,四麵樂懸,依然重設,兩旁儀衛,煥然一新。這時候晉臣們便也紛紛聚精會神的就猶如被打了雞血一般瞪著眼睛瞅著遼主耶律德光的出現。

嗨!這時候的晉庭舊臣們,大多早就已經忘卻了自己的故主石重貴,反而隻是眼巴巴的盼望著遼主耶律德光早一點兒臨朝會見眾臣。好

待的時辰到的辰牌時分之時,便突然聞的大殿內外一陣陣的鍾聲震響,雜樂隨鳴,緊接著眾宮娥太監便從帷幔裏麵簇擁出來了一位華夷大皇帝,隻見的遼主耶律德光,頭戴通天冠,身著絳紗袍,心高氣傲的便一屁股坐在了大殿正中的龍椅上。遼主耶律德光登座之後,便見得底下等候已久的晉庭百官們便趕忙對著遼主耶律德光慌忙拜謁,三呼萬歲。

於此同時,遼主耶律德光將國號由“大契丹國”改為“大遼”,成為遼朝的首位皇帝。在這裏聲明一下,本書為了簡便,便在遼主耶律德光改國號前後都將契丹稱之為大遼或遼。

朝賀禮畢,遼主耶律德光便當庭頒布下了正朔和下了赦詔之後,便當即退朝離去了,隻剩下了一群還沒有緩過神來的晉臣。晉庭百官眼見得遼主耶律德光離去之後,便也隻得陸陸續續的散歸各府去了。大殿之上參加遼主耶律德光登基儀式的大臣們都很是開心,可就是唯獨隻有一個為虎作倀的趙延壽一人悶悶不樂,趙延壽回歸自己的府邸之後,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為什麼呢?隻是因為在之前遼軍大部隊在用計圍困杜威的戰役之中,由於趙延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他趙延壽便被遼主耶律德光麵許他可為中原之主,答應冊封他趙延壽為帝,可是趙延壽一等等不來遼主耶律德光冊封自己的詔書,二等也沒有等來,可是今天遼主耶律德光自己卻突然當上了中原皇帝之位。就是此時此刻的遼主耶律德光忽然變卦,使得趙延壽無從稱尊,一場大希望,也最終化作成了鏡中花水中月,空歡喜一場,這趙延壽心裏又怎麼會痛快的了呢!

就在這個晚上,趙延壽躺在自己的臥榻之上,始終也無法入睡,在他的左思右想中,最終這才想出了一條嗖不啦嘰的計策來,什麼計策呢?那就是學習晉王石敬瑭,也自降身份,想要給遼主耶律德光做他的兒子,想讓遼主耶律德光冊封他為皇太子,到時候待的耶律德光百年之後,也好順利接班,登基做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