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胡林遼主歸天(2 / 2)

他們二人,被史弘肇的大軍一路追著,猶如喪家之犬般,被趨趕到了懷州,待的二人都到了懷州城避難之後,這個遼軍大將耿崇美和崔廷勳二人,相對谘嗟,可是又不敢隱瞞自己所打的敗仗,於是隻得會銜報聞遼主耶律德光。

遼主耶律德光得到了耿崇美和崔庭勳二人的奏報之後,得知他二人不僅沒能夠將潞州城給打下來,還被晉陽劉知遠部下統兵大將史弘肇給先後殺得大敗的消息後,頓時心中大為失意,繼而仰天自歎道:“我有三失,怪不得中國先降我而又叛我呢!我令諸鎮諸侯對自己所治下的老百姓們們肆增加賦稅,絲毫都沒有考慮到老百姓們的感受,此是我的第一失;我在北還草原的這一路上,所過州縣,我縱容兵士們對老百姓們打草穀,此是我的第二失;在聽聞的晉陽河東地區劉知遠稱帝之後,沒能夠早遣諸節度使還鎮駐守鎮壓叛亂,此是我的第三失。如今我吃到了苦頭,可是我卻已經追悔無及了!”遼主耶律德光,前責人,後責己,尚非愚愎之人啊。

遼主耶律德光,也是一個好大喜功的雄主,此番親率大軍大舉入侵中原,先前大軍所過之處,到處順手,已經如願以償,但他尚思久據中原,偏偏他又對漢人的官製一知半解的,還有就是不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的部下。致使河東太原劉知遠率先給漢人做出了一個表率,領導著漢人開始反抗遼國暴政。結果自己是一敗再敗,使得他處處都不能滿意,又接連得到了這許多的警耗,最終使得遼主耶律德光由憤生悔,由悔生憂,竟至懨懨成疾。

這一日,到了欒城縣地界,遼主耶律德光已經被病痛侵襲的遍體苦熱,遼主耶律德光也已經感覺到自己大限將至,於是遼太宗耶律德光便提筆給自己的弟弟寫了一封家書,書信中言道:我此次親率大軍南下,有得有失,這是我總結出來的這次出兵的得失:“我有三失,所以天下才這樣反叛我!各地搜刮百姓錢財,是第一失;讓契丹士兵打穀草擾民,是第二失;沒有早點遣返節度使去治理各鎮,是第三失。”對於如果治理中原,我也有了比較成熟的想法,我夜裏常思考治理中原的辦法,看來,隻有推心置腹、和協軍情、撫慰百姓這三件事最重要。”這是他寫給自己兄弟耶律李胡的信,也是遼主耶律德光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一點兒東西。

隻可惜的是,遼主耶律德光他總結得有點晚了,不久就在臨城(今河北臨城)得病,而且病情惡化很快,到了欒城(今河北欒城)的殺胡林,更是高燒不退,在胸口和腹部放了冰塊也無法降溫,終於死在了欒城。大同元年四月二十二日(947年5月15日),在河北欒城殺胡林(今河北欒城縣的西北)病逝,這時候,遠在遼國國都上京的太後述律平獲知耶律德光死去的消息,傳來懿旨:“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可如此炎熱的天氣,要想把屍體運回上京,那還不得頂風臭出三十裏啊,可是保存屍體談何容易呢,這可著實的難壞了一同伴駕的文武大臣們。

正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一個名叫羊胡子的禦廚出了個主意,說:“咱們幹脆把陛下做成‘羓’吧!”所謂的“羓”是什麼呢?原來北方的遊牧民族多喜歡吃牛羊肉,有時候殺了一頭牛或者一隻羊後,一時又吃不掉,如果碰上夏天,殺完的整牛整羊吃不了,牧民就把它們的內髒掏空,用鹽鹵上,就成了不會腐爛的“羓”,這也相當於中原地區漢族所製作的醃肉。

這個主意一出,有把皇帝當牲畜處理的意思。可是除了這招,還真沒有別的辦法。文武大臣和太醫們也隻好采用廚師的辦法了。羊胡子這次變成了人屠子,雖然沒做過人“羓”,但是他會做牲畜“羓”啊。先是“哢嚓”一刀,接著“嘩啦”地把耶律德光肚子裏的東西往外一掏,最後撒點鹽...遼太宗耶律德光的龍體最後被裝在密封的鹽壇子裏,運回了上京。

待的遼主耶律德光的“木乃伊”屍體運送到了北國之後,他的母親,遼太後述律平,撫屍不哭,反而是非常作恨的辭道:“你個不孝之子,違我命,欲求謀奪中原,反而致使自己斃命漢地。你可倒好撒手走了,可是你可知道,你去世之後,反而害得內外都不安定了嗎?嗨!現在還是須俟諸部寧一之後,才好再安葬你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