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兀欲奪權登皇位(2 / 2)

唐將馮延魯,抵擋不住,棄師先走,冤冤枉枉的死了多人,並陣亡良將孟堅。真是可惜!

此時,福州城內的南唐大將留從效、王建封等二位領軍大將,眼見得吳越軍兵勢大,便也隻得相繼跪附在了餘安的麾下,於是留從效和王建封二將便率領著福州城中的降兵又出來夾攻敗退到了福州城外的南唐敗軍,至此一役吳越軍兵便大破南唐軍兵,殺的南唐軍卒們屍橫遍野。

要不是南唐大軍主帥王崇文,親督牙兵三百人,斷住後路,且戰且行,這才得已保全已經毫無鬥誌的南唐殘眾大軍,逃歸江南去了。這番南唐軍兵敗衄,喪師二萬餘人,丟棄掉的軍資器械,多大數十萬之多,府庫一空,兵威大損,還將好不容易從閩主王延政手中奪來的福州給丟了。

南唐軍兵主帥王崇文率領著自己的敗軍潰逃到了江南休整之後,南唐國主李璟得知,頓時勃然大怒,一怒之下便下令:陳覺矯詔,馮延魯失策,咎止二人,擬正法以謝中外,餘皆赦免。

就這樣南唐軍國主李璟就要將陳覺和馮延魯等二人斬首示眾了嗎?這陳、馮二人命就這麼的短嗎?

當然不會了,因為南唐太傅大人宋齊邱,曾對南唐國主李璟引薦過陳覺,陳覺也正是在得到了太傅大人宋齊邱的引薦之後,這才當上了南唐的福州宣諭使。於是在宋齊邱在得知主上李璟要對陳覺和馮延魯二人開刀問斬的時候,便冒死向南唐國主李璟上了一道奏折,開展了竭力營救,由於宋齊邱是太傅,李璟不得不給他幾分薄麵,由此一來,宋齊邱的請求竟然能夠得到了南唐國主李璟的恩準。這才赦免陳覺、馮延魯二人的死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李璟便下令,命陳覺和馮延魯二人分別流放出京城,其中陳覺被流放到了蘄州,馮延魯被流放至了舒州。

就在南唐軍兵被吳越殺得大敗之後不久,是時遼主耶律德光率眾北返,不料得在欒城殺胡林病逝,隨著河東劉知遠的日漸強盛,被遼主耶律德光留在中原權知南朝軍國政事的遼國親王蕭翰,亦放棄汴梁率眾北遁,南唐國主李璟又想要經略起北方來了,於是李璟便任命李金全為北麵招討使伺機攻略北方。

可是李璟的行動終究是慢了一步,被河東地區的劉知遠捷足先得,率先領眾馳入汴梁。

到的這時候,還要的他李璟費什麼心思,動什麼兵哩!統統都是空思想罷了。於是南唐國主李璟,心中怨氣難解,於是便派兵四處攻擊與後漢王朝的疆域交界地區,劉知遠忍無可忍,於是也隻得派兵前去征討,李璟眼見得大漢王朝派兵前來,也就隻得下令,命令將士們勿要再越界行凶啦!

吳越軍將,解福州圍,凱旋錢塘。吳越王弘佐,另派東南安撫使鮑修讓,助戍福州。怎奈的福州守將李達與這個後派來的安撫使鮑修讓兩人政見不合,互有爭吵,兩不相下,屢有齟齬,李達便心中產生了欲要舉兵投降南唐,殺鮑修讓做投名狀的想法啦!

可是,怎奈,李達的這一想法偏偏就被安撫使鮑修讓給察覺到了。於是,鮑修讓便決定先下手為強,率先引兵往攻李達的府第,一場蹂躪之後,不但殺死了李達,同時還將李達他的全家老小,一並誅夷。

自此之後,福州歸吳越,建州歸南唐,各守疆域,相安無事。

那北方最強大的帝國大遼帝國,在經過了一場政變之後,偏偏就由耶律兀欲給得逞,繼承了遼主耶律德光的皇位。耶律兀欲得勢之後,竟把一位聰明伶俐的述律太後,拘至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墓旁,給錮禁了起來。

耶律兀欲號遼世宗,是遼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947年—公元951年在位)。曾被封為永康王,他是遼義宗(追諡,實際尚未即位。又為遼東丹王)耶律倍之子,遼太宗耶律德光的侄子,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孫子。耶律倍於公元932年末被後唐皇帝李從珂殺害,耶律兀欲被接回國,為東丹永康王。遼太宗滅後晉時,他發兵奪取南京(今北京)。太宗死後,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的蕭太後(述律平)大敗。經過大臣耶律屋質的勸阻,蕭太後迫不得已同意耶律兀欲當上了皇帝。耶律兀欲死時年僅33歲,在位3年。其諡號為天授皇帝,廟號世宗。在位4年,951年被耶律察割等殺。

真乃是:虜廷挺出女中豪,佐主興邦不憚勞,隻為立儲差一著,被孫拘禁禍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