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兀欲奪權登皇位(1 / 2)

劉知遠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大漢王朝之後,當時各道鎮帥,先後前來納款朝賀。就是位於中華南方的幾個割據政權也派出了使臣前來朝賀,比如:吳越、湘南、南平三個國家,亦遣人前來汴梁遞表稱賀。

自此之後,大漢皇帝劉知遠,得便奪得了之前晉朝時期的版圖,北有大遼帝國,南有數個獨霸一方的割據政權,又是一新朝氣象了。

可惜不長,為什麼呢?

因為,南唐國主李璟,又開始惡心劉知遠的大漢王朝來了。要說這個,可就是孩子沒娘,說來話長啦!

南唐國主李璟在當年遼主耶律德光親領大軍大舉進犯石重貴的晉朝之時,成功帶領著自己的大軍殺入晉朝國都洛陽之時,李璟就曾派遣使臣前來洛陽對遼主耶律德光朝賀了一番,又向遼主耶律德光請詣在長安修複自己的故主李唐王朝的諸多陵寢,其中重點提及了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寢。可是,怎奈遼主耶律德光不許。

於是這個南唐國主李璟便一氣之下,派遣使臣先後到了密州刺史皇甫暉和棣州刺史王建等處,對他們二人遊說一番之後,這二人終於被李璟給忽悠的盡皆避遼奔南唐去了,李璟在嚐到了甜頭之後,又派遣自己的使臣又去遊說淮北的諸多賊帥,這些賊帥也盡皆被李璟忽悠的,多向江南的南唐國效力去啦。

這時候李璟手下的大臣,唐史館修撰韓熙載對南唐國主李璟上了一道奏折,道:“陛下恢複祖宗基業,正在今日。現今遼國虜主耶律德光領軍北歸之時,也正是中原無主之時。如果陛下,不把握住時機,恐怕會被他人落在身後,到的那個時候陛下要是再想恢複祖宗基業可就必至規複無期啦。”南唐國主李璟覽罷奏折,後不禁感歎不已。本著南唐國主李璟的意思,李璟當時下就要派出大軍進犯中原,可是怎奈當時自己與閩國王延政之間的戰事剛結束不久,自己便又與吳越國發生了爭執,兩國大打出手,由於自己在福州的戰事尚未結束,不僅尚未成功,反且敗報頻繁傳來,自己的南唐大軍,折損不少,李璟當時不禁自慨國威已挫,哪裏還能規取中原。

福州李達,得吳越援軍,與唐兵相持,兩下裏攻守逾年,未判成敗。吳越複令水軍統帥餘安,領著戰艦千艘,續援福州,可是等到餘安率領著自己的水軍,行抵到了白蝦浦之時,發覺在這個白蝦浦周邊海岸俱都布滿了泥淖,船隻靠岸不得,要想靠岸,須得先在岸邊布滿竹簀,船隻方可登岸。

南唐軍兵在白蝦浦邊的城南之上瞧的清清楚楚,也不急於攻擊,隻是在吳越軍兵在岸邊搭設竹簀之時,便是彎弓搭箭一捅亂射,竟然射死吳越軍兵無數,死的人多了,吳越水軍主帥餘安也隻得下令,命令軍士們停止搭設竹簀。

由於竹簀搭設不成,軍兵便無法實施登岸打擊。餘安正沒法擺布之時,就在餘安心中冥思苦想登岸的方法的時候,再等餘安回過心神,發覺對岸南唐軍卒們已經停止了射箭,餘安不敢大意,又命令著軍士們靜待多時,對岸南唐軍兵們還是沒有動靜,箭聲也已停歇了下來,於是餘安便趕忙下令,命軍卒們抓緊時間搭設竹簀,待的竹簀搭設好了之後,餘安身先士卒,第一個通過搭設的竹簀登上了岸邊,軍卒們眼見得自己的主帥不畏生死,第一個登岸,便也爭先恐後的登上了岸邊,由此吳越水軍便悉數登岸,在餘安的帶領下進擊城南的南唐軍兵。

各位看官,可能要問了,為何好端端的南唐軍兵就眼看著任由吳越水軍登岸,向著自己發起攻擊不成嗎?

原來南唐軍兵之所以停止射擊吳越水軍,全係是南唐主帥馮延魯自己的主見,馮延魯之所以下令軍士們停止射擊想要通過鋪設竹簀已實現登岸的吳越軍兵,為的就是想要吳越水軍登岸,然後以逸待勞,率領著部下軍兵們在岸上將吳越軍兵盡數殲除掉。真是,異想天開啊!

馮延魯的部下南唐名將孟堅對馮延魯的這一愚蠢至極的天真的想法,苦諫延魯,可是怎奈無論孟堅如何苦諫延魯就是不從。

等到吳越水軍官兵盡數登上了岸邊之後,在自家主帥餘安的帶領下,對著南唐軍兵屯紮之處,大聲呼叫著發起攻擊之時,吳越軍兵已經是銳不可當了,頓時便將延魯率領著的南唐軍兵,殺得大敗,殺傷了無數的南唐軍兵。南唐軍兵主帥延魯眼見得自己大勢已去,便一聲招呼都不打,偷偷將自己的將官服脫去,換上了一身普通的平民老百姓們的衣衫,偷偷往北遁去了,隻留下了孟堅一人苦苦支撐,最後還是因為寡不敵眾孟堅孤身戰死疆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