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恒州城的耶律麻答這個時候,也希望著自己可以借助杜重威來達到自己吞並鄴城的目的,於是便答應了杜重威濟師的請求,麻答隨即又派部將楊袞,率領著遼國番兵一千五百餘人人,以及幽州本地漢兵一千餘人,一共趕赴鄴都而去。
漢主劉知遠,在得知杜重威投降自己而又背叛自己的消息之後便急忙任命郭威為招討使,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彥超為副招討使,命他們二人為將率領著後漢軍兵前往鄴城討伐杜重威這個大奸賊。同時漢主劉知遠還下詔削除了杜重威的官爵,著郭威和慕容彥超二將訊速出師。
討敵招討使郭威與副招討使慕容彥超二人,先後率領著自己本部軍兵同時殺至到了杜重威所據守著的鄴州城下。
話說這個慕容彥超自恃自己驍勇善戰,便對著自己的上司郭威,說自己願督兵率先對這個鄴城發起攻擊,隻聽到慕容彥超對著郭威說道:“招討使大人,末將不才,請願大人著末將領兵前去攻打敵軍城池!”郭威聽罷,搖著腦袋,看著慕容彥超說道:“慕容將軍的勇武世人皆知!可是,怎奈杜重威所據守著的鄴都重鎮,易守難攻啊!鄴城容易固守,杜重威又怎能不知!更何況杜重威在鄴城屯戍日久,手底下的軍卒們又兵甲堅利,我軍遠來疲憊不堪!倉促間攻城,又怎麼能夠一鼓即下哩!”
慕容彥超聽罷,心有不服的對著郭威說道:“大帥!您的觀點,末將不讚同!常言說的好,大軍行軍全靠銳氣,今日我軍既然已經乘銳而來,尚不速攻,更待何時呢?”郭威聽罷,耐心的解釋道:“慕容將軍,難道你就沒聽說過:兵貴持重,見可乃進。現在我軍疲憊不堪,而反觀杜重威的叛軍,一直都在以逸待勞,再加之城中尚有遼國草原番兵和幽州本地軍兵,敵軍對我軍知根知底,而我軍對敵軍卻是知之甚少啊!所以我的觀點仍然是,我軍尚不應急速攻城,可專待鄴城城內發生變化之時,我大軍再發起進攻也未可遲啊!”
郭威本以為自己給慕容彥超說的夠清楚的了,可是怎奈慕容彥超聽罷,又對著郭威,說道:“大帥!我還是不讚同您的觀點!我大軍此時不攻城,反而留屯於鄴城城下,這樣一來我軍氣勢則會日漸衰竭,而彼敵軍則會氣勢益盛啊。更何況你我皆知城中不僅有遼兵幫助杜重威駐守,更有大批遼兵將至,來援杜重威,他日鄴城番漢軍兵對我軍發起內外夾攻之時,敢問主帥,您可如何對付呢?”
郭威聽罷,心中的怒氣已經再也壓製不下來了,於是,便也隻得對著慕容彥超,說道:“我身為全軍統帥,進退我自有主張,慕容將軍你也休得再爭執下去了!”
身為副招討使之職的慕容彥超聽完郭威所說的話之後,便立即對著郭威冷聲笑道:“大丈夫當為國忘家,為公忘私,奈何你卻隻是顧及兒女親家之事,而甘願貽誤國家大事!”說罷,慕容彥超便轉身離去,不再跟郭威爭執啦!
郭威聞言,心中越覺動惱,正要發言詰責慕容彥超之時,卻隻見的慕容彥超又對著自己冷笑數聲之後,便疾趨而出。
你道這個身為招討使之職的郭威不懂得兵貴神速的道理嗎?郭威他當然懂得,更何況這個郭威又是一個百戰名將,對行伍之事,對於行軍打仗之事,那是心裏更明鏡一樣!可是郭威有為什麼不聽自己副手身為副招討使之職的慕容彥超的話呢?
原來啊,郭威跟白馬銀槍高思繼的兒子高行周二人素來交好。這個高興周又跟杜重威是兒女親家,高行周有一個女兒,身為杜重威之子的媳婦兒,高行周之所以能跟杜重威結成兒女親家這還得多虧了郭威,是郭威給他們兩家保的媒,還認了高行周女兒為幹女兒,所以慕容彥超才會懷疑他郭威是為了營私而不下令攻城的。不僅如此,慕容彥超還在軍前揚言聲稱郭威因為有女兒心在杜重威身邊這才下令不許大家攻城殺敵的。
應有此嫌。郭威那可真是有口難辨啊,迫不得已郭威隻得上奏表達給了漢廷,讓漢主劉知遠給自己拿個主意。
漢主劉知遠在得到了郭威上給自己的表文之後,心中顧慮郭威心中思變,於是便召集起了身邊各重臣一同商議自己禦駕親征的事。